山包。汉军急忙出兵追击,见坡上吴人约莫有数百人,在坡顶结阵不走。李典得知前方遇敌,就命将数百弓箭手出谷列阵,与吴人进行对射。其子李祯提议:“贼后必有大队,不如趁着他们没有聚齐,先把这支兵势吃掉,然后把后面的人堵在谷口。”
李典不允道:“我方大队也没有到,敌情也不明朗,万一吃不下来,就是自入死地了。”
过了一会,前驱又来报,吴人在高处燃起篝火,火光熊熊,似乎是在同山上之人沟通交流。
李祯又想带千余人驱散吴人,见李典摆手不语,他只得作罢。
不久,汉军后续大队陆续赶到,在山脚下结成厚阵三重,与吴人形成对峙。就这样僵持遥望。而在山间的吴人旗帜也越打越多,沿山坡左右展开,随看看不清楚有多少人,但显然是超过了八公山上原本的守备。李典见状,顿时猜到是有吴军已从陆地上支援八公山,想在初到之下,直接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而水师却完全没有通报消息,这不禁让他在心中暗骂,同时又向郭淮传递消息。
郭淮为了前观吴阵,命越骑校尉岑光率两骑出阵问话。岑光是前南府大都督魏延的亲信,对吴军非常了解。他领命出阵,身上甲胄齐全,还着红色披风,头戴皮帽,腰间悬了一把短刀,但没有带弓矢,这就是要谈话的装束。
岑光领两名随从接近吴阵,命从骑自报身份,请吴人出阵通话。不一会,吴阵中前出一人,也没有携带弓矢等物,缓缓走到与岑光相聚二十步的位置。吴人不等岑光话,先问道:“你方何官在此,请予通名。”
岑光于是回答:“大汉右将军与安东将军率精兵十万在此。”这得是周不疑与郭淮的官职。
吴人笑道:“关元帅因何未来?”
岑光也笑道:“元帅滞留宛城,正等沔水落潮,时机合适,就率八万骑直扑江陵。”
荆州方向吴人才打了胜仗,知道岑光是在大话,令使者不禁哂笑。
岑光反问道:“你方所来何官?”
吴人大声:“扬、广强兵并至。”
岑广问:“居中何官,左右又是何人带兵?”
吴人:“丹阳都督吕蒙居中,左军吕交州,右军朱零陵。”
岑光听交州和荆州兵马都来了,又见吴人旗帜漫山遍野,随风飘扬,不觉微微色变。但他知道此时绝对不能弱了声势,就又抬首高声:“如今大行子率王师至此,一意复兴社稷,造福万民,汝等却屡屡抵抗,是何道理?”
吴人不料汉使突然问这个问题,微微一愣,转念答:“分南北,有何可问!”
岑光知道自己占据了话语的上风,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嘴上却愈发强势,冲吴人道:“那我送你们一句话,道赏罚善恶,当遣你等送死来也!”罢,径直回马而走。吴人使者见状,也拨马回阵,两军准备接战。
郭淮听岑光回报,得知不仅三吴的援军已赶到淮南,就连荆州、交州的兵源都到了!那就是吴人打算在这里打一场举国之战了!他不意吴饶决心如此坚决,一时有些懊恼。但到底对面来了多少人,谁也不清。事已至此,两军遭遇在谷口,谁也无法从容离开,只能一战了。
汉军阵势向南移动,之间分布到开阔处布阵。诸将商议之下,以郭淮部为右军,李典部为左军,王凌部为中军。这样就是让郭淮面对吕蒙,李典面对朱然,王凌面对吕岱。众人都以为敌军中吕蒙地位最高,也最难应付。
汉军正在布阵,吴人却另有安排。本在中军的统帅吕蒙派人叫来左军的朱然,对他:“我和你交换下为之,我去统领左军,你来统领中军。”
见朱然不解,吕蒙解释:“敌军听我在中军,必然以为中军是主力。实际上你也知道,我此次只带来了一万精锐,对着他们虚张声势罢了。加上鲁子敬这里的三万人,也不够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