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瓢泼,一连下了三日,把凉人的心都浇寒了。这三日间,风雨不断地浇灌土地,大片的沙土化为浊流,大片的道路化为泥沼,浑水在大地上肆意横淌,天上的云层不见微博,举目所见,皆是阴暗。
这种情况下,凉人一直没有发起进攻,只是有少量人在雨中清扫陷阱,在塬边挖填出几条道路,道路小而难行,很快,塬上的一些泥土倾覆下来,又将这些掩埋掉了,攻城的时机遥遥无期。
贾诩于万年得知消息,冒雨策马四十里赶到李傕营中,一进门来,身上滴水的蓑衣都未脱下,他便扔下斗笠,露出被淋的苍白的脸,对李傕说道:“生死关头,岂能因雨水耽误时日,赶快召开军议!”
半个时辰内,凉人的统帅再次齐聚一堂,贾诩也没有往日的客气与恭敬,直接对众人说:“反攻西京,军情本来就仓促,再拖下去,部众见事情无成,士气定然低沮,若放任下去,纵然有十余万众,又有何用?恐怕未战就先溃了,说不得,还有人会拿诸位的头颅去领赏呢!事已至此,绝不容缓,一旬之内,我们必破高陵不可!”
王方初战吃了一亏,麾下很多人还在休养,此时颇有些不愿战,他便在会上直说道:“可如今大雨泥泞,道路难行,军卒无法速行,强行攻城,也不过是徒伤人命,恐怕败得更快,还是再等一等吧。”
贾诩闻言斥责:“若是雨停了,路便不难行吗?若等路也干了,粮草可还够用?如今大雨之下,敌人视线也不及远处,射箭也不精准,更无法火攻,长安也派不了援军。君只见其弊,未见其利,如此不如请降,哪里还留在此地!”
徐荣很赞同贾诩的言论,但又替王方觉得尴尬,便出身缓和气氛,说:“战固当战,但道路泥泞之下,确实还需要做些准备,不然士卒身冒大雨,只觉得枉送性命,人心不和,军令也就不行了。”
众人闻言,也都出声赞同徐荣所讲,兵贵神速,讲的不仅仅是行军,会战中也是如此,这也是大雨带来的最大阻碍。贾诩却说:“这个好办,我已有法子了。”
于是次日攻城的决心就定了下来。
可能是上天也受到影响,次日一早,雨水便明显小了些。凉人在午时进食,未时不到,就全军出营逼近栅栏,城上的并人见状,号角齐响,很多人涌上栅栏后鼓噪而立。这些时日,他们在栅栏里建造望楼,又在栅栏后面堆埋土石,形成一个个小丘,使他们得以居高临下,便于射箭和刺杀。
天上乌云低垂,直压战阵之上,低压的云层,在靠近地表的地方形成飘渺的轻雾,使得栅栏若隐若现。已变得纤细与冰冷的细雨坠落,打在陇马的睫毛上,马儿微微一动,马上骑士的铁器发出轻微的撞击声,如雨中轻响的风铃。
随着号角声的响起,东面李傕部的部队开始缓步向前,一点点靠近栅栏,不过在守城的并人看来,前列的步卒手中拿着什么一大卷的事物,也不知道是什么,边走边在地上铺盖。原来这都是些树皮与草料,贾诩让步卒抱着这些探路,遇到稍微好走的路,就把树皮草料铺在地上,为骑士们踏马铺盖出一条快速的通道来。
这个战术确实有效,虽然跑马仍比不上平时方便,但一是为骑士们指出一条道路,二是也能填平一些路障,差不多一个时辰,前面的步卒已经抵达塬下,在塬上与塬下之间,只剩下一道可容五骑并行的石路,策马通过,就进入并人的箭程了。
到了这个时候,军旗也动起来了,马队们踏着新扑出的道路,快步走到石路之前,眼看要上塬了,军将的呼号此起彼伏,马儿也都顿地停下。这时,前排骑士下马了,站立在战马旁边。他们把弓和箭囊背在背上,手持长矟,很多人腰带上不单挂了斫刀,还有一把马上近战用的手斧。雨水湿冷,人们用皮靴跺着脚,发出“呀呀”的挤水声,他们走上石路,在距离最后一点的时候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