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西平堡(1 / 2)

王瑾带到广宁的,是袁宗第、刘体纯、党守素、马重僖、郝摇旗、塔天宝、李来亨七将,这场对清朝的最后决战,由他们来完成再合适不过了。

贪官污吏的盘剥、豪强猾吏的掠夺、饥荒瘟疫、清军的屠刀,一起制造了这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数得上号的大灾难。十余年来,这些食无粮、衣无袴、战无兵、死无藏的人,历尽艰辛,从尸山血海中求得最后之胜利。另一时空的浩劫,尚未到半程,便被勒住,悲壮的英雄挽歌,化为今日胜利的美酒。

牺牲的人很多,不该杀却被杀的人也很多,该杀却没杀的人还是很多。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切终究要结束了,只剩下为下一场灾难的到来做准备。

王瑾拍了拍李来亨的肩膀:“我们这一辈的人,也就乱点兵年纪还轻,剩下的事情,得你们这一辈来办了。这些年,大家都是拿命当燃料,一直戎马倥偬,还不觉得什么,等将来闲下来,各种毛病也该找上来了,也不知道还有几年活头。”

李来亨说:“伯父,你是真觉得将来会有这样一天吗?”王瑾说:“当然会,然而还会有比我们经历过的这些事更激烈之战斗,更惨烈之牺牲。我们今天所建立的绝大部分事物,将来都是要推翻的。我们这些人的任务就是熬油析骨,给后来者点起灯来。”

“辽东之事,是我在国内最后一件事了,待元帅大业可成,我自南归,不出意外的话,将今生不还中土。从今往后,我们闯军的名声就拜托兄弟们了。”王瑾团团一揖,“兄弟们,先一起回我老家看看吧。”

广宁没给王瑾留下多少好的回忆,至今广宁附近仍时时可见白骨磷光,如果王瑾当初的运气差一点,就是其中之一了。

当年的西平堡之战惨烈无比,罗一贯、刘渠、祁秉忠这些牺牲者骸骨早朽,孙得功、金砺、黄进、石廷柱、鲍承先这些叛徒也尽皆授首,连孙得功的长子孙有光都在卢沟桥一战被击毙了。孙得功的次子孙思克倒是还活着,这小子才十六岁,没上过战场,也是皇太极认为可以活下来的人。

当年金军攻城时,罗一贯断然拒绝了李永芳的劝降,金军三次猛攻,又三次被击退,最终罗一贯眼睛中箭,重伤不起,守军也弹药用尽,才被金军破城。罗一贯自刎而死,三千守军尽殁。随后,明军援兵也在西平堡附近的沙岭被金军击破。另一时空,直到康熙年间,西平堡一带仍是“白骨纵横沙草间”,一个法名心月的和尚花了十年时间,才把这些遗骸全部收殓起来。

那时的王瑾,还是入伍未久的新兵,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当时罗一贯派了一小队人马去联络援军,王瑾碰巧也在其中,所有没有赶上西平堡围城战,赶上了沙岭大溃败,这才能逃一条生路。他几个月来认识的熟人朋友基本上都死在了西平堡中。

王瑾现在对报仇没有多大兴趣,他估计,杨嗣昌、高起潜被带到京城之后估计也不会死。快意恩仇是绿林好汉所为,皇帝是不干这事的。

此时的沈阳已经乱成了一团,从关内逃回的人原本就乱哄哄的,皇太极的死讯传来之后,就更加激起了混乱。能管事的人基本上都死了,硕塞毕竟年纪太轻,无法统筹全局,很多事情都处于无序状态。

尼堪、勒克德浑、岳乐、屯齐四人是仅剩的可以理事的宗室重臣了,现在他们忙的最要紧的事就是撤离。按照皇太极生前交代的,他们把满洲人重新分为女真十七部,向预定的安置地点转移。

皇太极能预料到闯军招降满洲人,倒是很正常,可他居然知道这么详细的计划,他要是靠推断就能把这些都算出来,这么神机妙算、多智近妖,他也不至于输了。那么,皇太极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其实也就很容易猜想了。

当年努尔哈赤占领辽沈之后,将边墙外的很多耕地都抛弃了,短时间内要恢复起来绝非易事,现在清朝残部最急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