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高阳县时,他的军队已经只剩下三万人。
本来阿济格放弃真定之后,应该取道新乐、定州、庆都前往保定,但是当时新乐已经被官抚民占领了。阿济格自然不怕官抚民,但是官抚民一旦据城死守,阿济格说不定就得打一个月才能破城,他哪里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耗。
所以,阿济格东奔无极县,北上祁州,当他打算从祁州前往保定时,又发现庆都已经落在了白邦政手里,有本地百姓通报,曹营对清军的动向了如指掌,直接从祁州北上保定,很可能半途被白邦政伏击,然后田见秀就从后面压上来了。
反正最终目标是京城而不是保定,也不是非去保定不可。于是,阿济格打算取道高阳、安州,正值寒冬,白洋淀一带的水泽都冻上了,正好利于行军。他已经得到消息,高阳县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下,到时候军队可以进城休息,有燃料、有热饭,好好缓解一下现在的疲劳状态。
然而此时在高阳县,知县、县丞、主簿、典史的四颗脑袋已经被供在了文庙,一旁站着头戴方巾的教谕。教谕的反应比较快,及时割辫反正,被推举为代理知县。
一大群儒生聚集在文庙,为首的正是孙承宗的长孙孙之沆,闯曹联军派了不少人来组织义军,高阳县当然让孙家人来最合适。
“头可断,发不可断!我等黄炎之后,岂可为虏奴?”事情已经做下,再无退路,此时高阳城中的居民,都是四年前清军屠城之后才迁入的,他们非常清楚,要是让阿济格进了城,发现大家留头又留发,知县落发又落头,唯一的结果就是杀得全城鸡犬不留。除了拼死一战,坚持到闯曹联军到来,再无其他活路。
高阳县被清军屠掠之后元气大伤,现在县城的人口只有一千多人,自然是不可能守城,但是各地的乡勇民团和义军正在不断地带着粮食和武器进城。准备以这些毫无军事经验的武装农民,对抗阿济格的三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