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自己已经过了破财免灾这关,就算今后做不了豪门大族,靠当缩头乌龟也能小富即安。人在对未来有希望的情况下,没那么容易下决心造反,何况闯军如今的统治力度也绝非另一时空的大顺可比,所以,闯军并没有像另一时空清军入关时那样“陷入乡绅战争的汪洋大海”。
崇祯放弃京城这一年多来,闯、西、曹、清四家已经把能喊的口号都喊了(纳敏夫掉线中),士绅们基本上也站队完毕了。
张献忠和罗汝才地盘太小,看好他们的人不多,只能招揽本地士绅,有钱的为了保全家业,没钱的想趁机谋出身。最重要的是,从目前情形来看,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三人,包括纳敏夫在内,互相之间都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唐朝尚且用瓦岗降将,这四大反王看起来都不蠢,不管哪一个得了江山,多半也是吞并其他三个人的团队,收揽人才为己用,不至于赶尽杀绝。所以,现在就近投奔控制自己家乡的那一方就好了,没必要冒险。
清朝最大的口号就是“一切照旧”。流贼要追你们的赃,均你们的田,要减租减息,要均平赋税,要改革科举。而大清来了之后,一切照旧,都和原来的大明一样。明末百姓饿死的虽多,但士绅只要不被吃大户的老百姓杀了,照样可以吃饱穿暖。而清朝恰恰有足够的镇压老百姓的能力,再加上升官发财的诱惑,对于士绅来说,这是很有吸引力的。
闯军首先强调的自然是没有民族压迫,不会有满官缺、汉官缺这种制度,更没有剃发易服之虞。可是由于科举制的改革,闯军自己教育出的人对官位的挤占其实比清朝的旗人更厉害。因此,李自成强调得更多的是目前闯军治下稳定的秩序。眼下至少缙绅们还算是缙绅,穷人也有糠皮、麸子吃,这种生活总比辫子兵到你们家门口攻城掠地强吧?而且闯军的地盘最大,了大量的晋升空间,这也是个很诱人的条件。
总体来看,清朝对于那些在明朝有偷税漏税能力的大地主更有吸引力,奉天倡义营对于中小地主来说更有吸引力。然而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在南则投闯,在北则投清。目前闯军和清军都已经站住了脚跟,那些特别刚烈的或者见事不明的反对者非死即逃。现在双方已经是两个各有优缺点的正常封建政权,靠政策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即将到来的将是两部国家机器的全面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