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成效,而明朝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王瑾从明军的部署判断,他们拿这些斑鸠铳当成利器,准备在联军用骑兵冲锋的时候集中火力射杀披甲骑士。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初在宁远做明军的时候,面对金军冲锋时的情景。那时参与宁远守城的孙元化,已经在试图引进西洋火器抗金了。同时王瑾也庆幸,自己在十年前就认清了这种裱糊匠的手艺救不了这个国家,走了现在这条路。
联军这边,闯军已经全面装备火绳枪了,但曹营、回营、革营依然有大量的三眼铳和快枪,乃至土铳。闯军现在还没能全面换装新的“捷克式”火绳枪,还有一半的人在用鸟铳。不过基础已经打下了,所缺的就是时间。过不了多久,步兵全面换装,马匹到位,扩大骑兵编制,闯军的战斗力还能更上一个台阶。
出征之前,士兵的军饷已经涨到了每月三元。来到军中之后,王瑾又开始吃大锅饭,可以明显发现,米饭中大米的比例在提高,汤菜中的肉末变多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西营、曹营这些友军也在进步。而眼前的明军呢?他们和当年在太行山和闯军交手的时候毫无分别,甚至可能更差劲了。
只是不知道,闯军能用来积蓄力量的时间还有多少。
随着炮声的打响,战斗开始了。
敌人的素质还是可以的,他们能够顶着六磅炮的炮击前进,当三磅炮开始轰鸣,明军出现了混乱,而当双方的距离拉进到步兵可以对射的位置,党守素急急忙忙下令发动了一轮齐射。不能再等了,再等怕他们跑了。明军几乎是同时燃放了一轮铳炮,紧接着,辛思忠和李友的部队也开始射击。
火绳枪手为了防止火绳点燃身旁的人的火药包,不能像燧发枪手那样肩并肩地站着,所以闯军的齐射火力也并没有那种山崩地裂的效果。但明军还是撤退了,铳不够,炮来凑,明军在闯军的炮击下早就想退了,与其说是齐射打崩了他们,倒不如说闯军的齐射是他们撤退的信号。
王瑾的中军令旗摇动,马昆、王得仁、马惟兴三将率领骑兵出动了。明军在撤退方面一向是短板,李万庆和惠登相毕竟是做过流寇的人,逃跑经验丰富,尚能保持有序撤退,而倪宠的部队从来没有和清军或者农民军主力打过硬仗,敌前撤退撤得一塌糊涂,火器抛掷满地。在联军骑兵的追击之下,大量明军开始丢盔弃甲,不顾一切地向营寨狂奔。
王瑾从望远镜里看见了那些被明军扔在地上,马上要成为自己战利品的斑鸠铳。希望二百年后的人也能从今天的战斗中吸取些教训,光靠引进洋枪洋炮是救不了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