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所以比较早地意识到这件事。洪承畴不贪,体恤武人,不克扣军饷,积极给部下争取功劳。他更没有谋朝篡位的野心,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维护皇权。崇祯这种亡国之君只能用他续几年命而已,最后一定会被他抛弃,但随便哪个有中等以上水平的进取之君,手下有洪承畴这样的都是大幸,而且可以君臣相得,善始善终。
然而,洪承畴之所以遗臭万年,就是因为他这个人太聪明、太清醒、太理智、太忠诚。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想作为地主阶级的忠诚战士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永垂不朽。他可以抛弃一个无能的皇帝,但他绝不背叛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除了自己的性命,可以牺牲一切,当然也包括牺牲老百姓。
洪承畴的脑子里没有阶级分析法,不过大致也是这个意思。他不贪财不好色,爱的就是权力,而且他爱的不是称王称霸的那种权力,而是那种传统儒家士大夫的权力。这种自我实现的欲望,远比那种寻常的对酒色财气的渴求强烈得多。
简单来说就是:“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不过,洪承畴现在并不敢贸然投奔闯军。他倒不是担心闯军不要他,虽然他血债累累,有十颗头也不够砍,可他从未想过自己这样的能人带着军队主动投降还能有人不收。他担心的,是手下的武将们未必肯跟他走。他的部下大部分都是秦人,陕西现在还控制在明朝手中,为了怕牵连家眷,必然有很多人不肯投降。
最重要的是三个总兵的意见。马科是个墙头草,不用太担心,但曹变蛟和贺虎臣都是明朝的死忠。打不过要逃跑,他们可以接受,可要是降闯,他们肯定是不肯的。尤其是曹变蛟,之前杀人如麻,就算要投降,闯军也未必收他。
一旦洪承畴要投降,曹变蛟、贺虎臣坚决反对,在争夺军队控制权方面,除非闯军攻进陕西,否则洪承畴还真没把握赢过他们两个。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让洪承畴如鲠在喉的事情。从湖北沿长江进入南直隶的第一站的望江县,是闯军水师攻击安庆的必经之路,但望江县现在却不在洪承畴的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