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她一要求闯军就照办,那多没身份。
但是在拖延的这几天里,刘文秀就得忍受梅文华无休止的折磨了。
李定国给梅文华点了份虾仁荷叶饭,四样点心,给她的随从每人上了一碗烂肉面,又点了一大盆卤煮给大伙儿当菜。这么天南地北的东西能放在一起卖,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茶馆。
李定国对刘文秀低声说:“在市场里吃饭好像不能报销吧?”刘文秀说:“公务接待,应该可以报吧?我那果脯能不能算在里面?”李定国说:“你也没给客人吃啊,再说那么贵,这么一点果子就五十文。”
闯军现在也铸造自己的铜钱了,毕竟现在有了自己的政权,还用带有明朝年号的钱币就不合适了。闯军的新铜钱还是采用孔方钱的形制,每枚重一钱,上面有“奉天倡义”四字。
明朝每年都有大量白银输入,而白银的输入量又不稳定,铜钱在各地的流通量也是不平衡的,因此白银和铜钱的比价经常变动,闯军也没有强制规定银圆和铜钱的兑换比例,以免一刀切的政策造成经济混乱。崇祯元年的时候,曾经有一两银子兑换五百五十文铜钱的规定,然而由于很多地方白银稀缺,一两银子实际能兑换到的铜钱数量可以达到此数的十倍。纵观明朝历史,一两银子能兑换的铜钱数量大致是在五百文到一千文之间浮动。目前闯军手上的白银比较充足,币值也相对稳定,大体上维持在一块银圆兑换五百文钱左右。
明末的币制十分混乱,各种私铸的劣钱泛滥,崇祯皇帝又带头铸造当十钱。不是说发行当十钱就绝对不对,货币代表着发行者的信用,一枚十文钱的硬币并不一定需要有一文钱的十倍重。可问题是,崇祯皇上有信用吗?
闯军发行铜钱,并不能完全制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是现在原本铸成崇祯通宝的劣币不具有和奉天倡义钱一样的购买力,就难以驱逐良币了。只要保证铜钱的发行量,货币可以稳定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