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想和连州的徐之龙部取得联系,却得知闯军王文耀部已经在瑶人的带领下抢先占领了湟水上的含洸镇,徐之龙被包围了。陈谦吓得连英德和清远都不敢守,一溜烟逃到了三水县。
徐之龙见后勤被断,前有李过、高一功,后有王文耀,于是决定走陆路翻山向广西逃走。李过和高一功趁机攻击,官军大败,徐之龙在逃亡中遭瑶人袭击杀死。
王瑾与田虎、马重僖沿北江向南进兵,清远卫指挥使白常灿和闯军有生意往来很久了,见闯军势大,决定献城投降。这些世袭军官都是本地的地头蛇,他们也并非不忠诚,并非缺乏勇气,但他们忠诚的对象首先是自己的家乡父老,其次才是大明朝。在另一时空,白常灿与清军血战到底,阖族死难,可现在,他却没有足够的抵抗动力。
倒是也有一些卫所军官担心闯军的土地政策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但是白常灿认为没问题。首先,闯军保证降官的个人财产不受侵犯,其次,就算对卫所的土地重新分配,大部分也落在白氏族人手里,对于家族整体的利益并无多大损害。只要家族还在,族人里的上层人员的官爵也能保证,那为什么还要拼命呢?指挥使从卫所的土地取利本来就是灰色收入,还不如趁这个机会过了明路,光明正大地用族权维系自身权利。
瓦解卫所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他们顶着大明军人的身份,卫所的军事地主遭到打击,其他平民地主都只会隔岸观火。但瓦解宗族是做不到的,因为那需要对全社会开刀,闯军想动这个就是自取灭亡。因此,从卫所军官退居到族老乡绅的位置上是很明智的选择。
作为明军军官,剥削别人是难免的,但只要是有秩序的,不把人往死路上逼的剥削,王瑾都认为是合理的,起码现在是合理的。就算是李自成,现在也免不了剥削别人,否则闯军的十万兄弟吃什么。对于这些在民族大义面前还能站定立场的广东军官,王瑾也不想过分为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