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济尔哈朗,你带军再回塔山(2 / 3)

算在九泉之下也毕竟会感激涕零”

众将纷纷大拍马屁,同时代替曹文诏感谢王之臣。

一时间搞的王之臣好像才是真正的大功臣一般。曹文诏只是沾了王之臣的光。

王之臣摸着自己的胡须,一脸笑意,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些奉承。

一时间气氛非常的融洽。

这些人此时似乎忘记了还身处险境。这时候如果鞑子大军再杀回来,估计就只能去跳海喂鱼了。

这里面,最清醒的就是赵率教了。

赵率教此时是心急如焚。

可是赵率教也不敢给正在兴头上的王之臣泼冷水。

万一恶了王之臣,那赵率教瞬间就会被打回原形。

还是满桂的使者打断了王之臣的美梦和臆想。

“督师,我家将军还在塔山恭候督师大驾。烦请督师尽快启程。”

王之臣冷冷的瞥了一眼使者。

不过王之臣也知道,自己和这样的小人物计较,到时候只会徒留话柄。

“赵将军,你留在此地调配大军。本督师亲自率军赶赴塔山,与满江军汇合。”

也不知道是不是听了曹文诏的战绩,再加上鞑子大军已经退却,让王之臣一时间也颇有了些胆气。

可是赵率教心里却无比的苦涩。

此时的赵率教宁愿王之臣留在辽东湾。

因为一旦鞑子大军杀来,明军败了。只要王之臣还在辽东湾,那赵率教就可以指挥残余的部队退到海中。

可是王之臣要是先一步赶赴锦州。

那赵率教就没有了退路。

就算面对鞑子的大举围攻,没有军令,赵率教只能率军前往锦州。

不然的话,就算能顺利逃脱,赵率教面临的肯定也会是临阵逃脱的军法处罚。

可是现在这种局面,让赵率教能说什么。

难道赵率教敢说他随时打算跑路。

王之臣此时一扫之前的颓唐,恢复了之前意气风发的样子。

王之臣只带了两千人,一路快马加鞭,赶到了塔山。

面对塔山的惨烈,王之臣却是影帝附体。当场哭祭了一番,并且顺便写了一片祭文。

当然在这片祭文中,不管是曹文诏,还是曹文诏麾下战死的士卒,都仅仅是寥寥几句。

这与其说是一片祭文。倒不如说是王之臣为自己写的战后感想。

反正看到这片祭文,大家首先想到的不会是曹文诏和那些士卒如何奋勇杀敌。而是王之臣的满腔的悲愤和难以言表的报国之志。

还有对朝堂诸臣无能的悲愤,对天子不能重用贤臣的忧虑。当然王之臣顺便表达了自己心忧天下的情怀,还有匡扶天下的雄心壮志。在祭文中,王之臣还表达了恨不能手提利刃,去砍下皇太极的头颅的豪情壮志。

写完祭文,王之臣早已激动的是全身颤抖,泪珠涟涟。情绪已经的激动。

在满桂等人的劝说之下,王之臣才起身前往锦州。

至于曹文诏最终的去向和死活,此时似乎早就被所有人给抛到了脑后。

“什么?你竟然败了?连副旗主都战死了?”

就在王之臣撰写祭文的同时,济尔哈朗带领大军回到了皇太极驻军之地。

此地距离塔山只有五十多里地。

只要皇太极一声令下,皇太极率领六万大军,只需要一个多时辰就可以赶到塔山。

本来之前,皇太极还觉得济尔哈朗有些小题大做了。唯恐不小心将王之臣给吓跑了。

可是皇太极做梦也没想到,济尔哈朗竟然败了,而且败的如此之惨。

皇太极这次也是有些弄险。

在知道王之臣带领山海关的明军要从辽东湾进驻锦州之时。

皇太极毫不犹豫的分出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