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李信召集了六部重臣以及都察院官员们商议大事。这一次会议的主题,便是为了土断之事。
所谓土断,在魏晋南北朝之时其实进行过多次,但最有影响的还没有出现过。
其大致上的意思,其实就是整理土地以及调整行政区划的问题。而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够达到厘清境内田亩,清点人口,使得国力增强的目的。
而之所以会进行这件事情,也和现实的情况有关。
长久以来,天下大乱之后,由于时代更迭以及各方势力你争我夺的缘故,所以,几乎整个天下的区域划分都变得混乱了起来。
别的都不提,比如说是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势力占据之时都可能是叫不同的名字。这样一来的话,便会导致版图地理的变化混乱不堪,使得朝廷无法真正的掌握到这些地方。
而且,由于在称呼上面的不确定,大家都各叫各的。老人们叫的是过往的名字,而年青一些的人则可能只记得近些年来的命名。再加上侨治郡县等等设置,十分的混乱。
如此一来,使得很多的事情上,明明说的是一个地方,但记载的却并不是同一个名字。
这也是为什么大混乱的时候,历史典籍对于该时期的记载,总会变得混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记录的人本身都搞不清楚这里面的真实情况,所以才会加上了许多的揣测。
对于一个要不断变得强大的国家而言,这种官方的统一之事,必须是得去做的。先做到政府上面的统一,而后再让民间都慢慢的归一到一起。最终,让官方的称呼进入到天下各地,形成正式定名。
再加上过往之时的一些区域划分,也都不是很合理。经过了这么些年之后,由于战乱的原因,有不少本来繁华的州县,早就已经是变得凋敝起来。而有一些本来没有什么人烟的地方,却刚好相反。
所以,改变一下州县的设置,该合并的合并,该增加的增加。让整个行政的划分变得合理起来,对于朝廷的管理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算是次要的事情,真正关键之事,还在于说是对人口的掌握。
汉魏以来的土地兼并问题,一直都很严重。尤其是到魏晋时期,因为开始实行了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使得出身门第开始变得格外的重要。因此,许多的大地主世族阶级便诞生了。
像是天下有名的王氏、谢氏、桓氏、庾氏等等家族,其实都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不但是占据着膏腴之地,而且还利用自己在朝廷中为官的优势,为自己捞取更多的好处。
而朝廷为了拉拢这些人,让他们能够更加的支持自己,便不得不给了他们许多的特权。而这其中,荫客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的荫客,其实并不单单只其子孙可以因为亲朋为官而直接进入朝廷体制之中。同时也是指这些世家大族可以因为自己的权势,获得一定免去赋税杂役的名额。
此时的普通人除了要纳税之外,还要服从各种征发,最明显的便是兵役了。但如果你家有一个人为官的话,那么,这个官员的名下便允许有一定数量的人可以不用纳税,也不用服役。
如此一来,对于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普通百姓们来说,想要逃避特征发与纳税,就有了一条新的出路了。那就是投靠这些世家大族,将自己的田地投献给他们,将自己的名籍挂在他们的名下。
于是,本来应该要纳税与服役的人,一下子就可以摆脱向朝廷的这种义务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说他们就此就逍遥轻松,可以自由自在的过日子了。
因为这相当于是将自己卖给了世家大族,自己的田产归于大族的同时,自己的人身自由也相当于是和他们绑定了。百姓是不用向朝廷尽义务了,但是却得向这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