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虚伪地笑着进了屋,过了一会,毫无征兆地,一条恶狗冲了出来,弄的郑礼信撒丫子就跑。
这会,他站在灯火通明的建筑物旁,看着几处欧式酒楼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有点心潮澎湃:
“郑小九一定要在这里干出名堂来,别人行,我也行,谁都是两个肩膀顶个脑袋,没三头六臂,不是财神爷家亲戚,不是天生的贵种……”
这条大街正见证着一个国际大都会的日新月异。
连接欧亚大陆的中东铁路正在东北地区巨龙般延伸。
哈尔滨是这条中央枢纽的中心,顺着铁路而来的有十几个国家政客、商贾,也不乏艺人、学者、苦力。
傍晚时分,郑礼信溜达了几圈就找到机会了,这次他决定不求助于任何人,自己开干。
为了凑本钱,他先是把随身带的什么王公大臣的手札送到当铺当了,拿着钱开始筹备露天餐馆,也就是练摊。
当初能在东华门大街弄起酒楼,说明他分析客源和人流量没问题。
买肉太贵,就用道上逮的野鸡野兔,买来二手铁锅等餐具,订好木头架子,找了处高岗,看了眼旁边宽大的下水道口子,连排放污水垃圾都没问题。
中国大街长长的街道,两旁遍是折衷主意风格欧式建筑,上面盖有巨大的洋葱穹顶,坚固结实,洋气十足。
不远处,电唱机放着温馨浪漫的异国乐曲,虽然听不懂,那种感觉叫人心情舒畅。
他踩了踩旁边的排水口,口子很大,深不可测。中国大街所在的泊头区正建火车站,需要源源不断给站内停放的火车加水。
地下的水道应该是通向江边水站的。
他忙乎了会,准备好了食材,找来了松枝,砍了松明子点燃,放在下风口,照得周围明亮亮的,气氛一下就上来了。
雪小了,雪花诗意般洒落,很美,很壮观,似乎在给郑礼信这个外来少年一点希望。
昏暗的灯光下,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流穿梭,各种面孔的洋人坐在马车上人力车上,戴着厚厚的貂皮帽子,全然是绅士贵妇模样。
还没开始营业,他就有点喜欢上这条大街了,或许是当地人热衷介绍自豪的东西,几个路人三言两语吹牛似的介绍,就听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