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学术争端(2 / 3)

都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缺乏了连续性。

不过,扶桑学术界并不在乎这一点,他们只知道,是饭岛最先发布了电子衍射图,他也提出了理论计算依据,这就够了。

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现在几乎他们整个学术圈子都在装睡,而且迟迟不肯醒来。

不过,争议总是伴随学者的学术生涯的,沈光林早有思想准备,甚至他做好了有更离谱挑衅行为的准备。

但是,在京都这些天一直都风平浪静,没有人提过足球烯的事,也没有人找过他,这大概就是一个短暂的平衡吧。

京都的事情忙完了,沈光林准备回东京养养肾,他和武田公司还有一些关于足球烯生产的事情要谈。

果然,听说沈光林来了东京,扶桑的媒体们坐不住了。

因为,这大半年过去,大家越来越明白,足球烯真的是个非常大非常大的科学发现,大到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成果是能够冲击诺奖的科研成果。

而沈光林对于发现权的独占,这让很多做了前置研究的学者们恨的心痒痒。

不光饭岛澄男,就连大泽映二也来抢成果了,因为他在1971年的《芳香性》一书中描述了c60分子的设想。

只是,在沈光林之前,并没有人把c60和同心圆的电子衍射图联系在一起。

现在,饭岛澄男和大泽映二走到一起去了,终于实现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大泽映二预言了c60的存在,饭岛澄男通过拍摄电子衍射图看到了实例,他们才是发现足球烯最早的人。

至于,他们结合的契机是什么?这就很难讲了。

你们也不要问,问就翻脸。

不过,沈光林当然是不会让步的。

他有自己的野心,他想让自己成为第一个获得诺奖的华夏科学家,为此,他不惜跟所有人为敌。

现阶段,华夏国内值得诺奖的科研成果并不多,青蒿素都没太多人提呢。

媒体经常报道的,真正比较有名的,大概就是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了。

这句话的重点是“结晶”,不是牛胰岛素。

第一个做出人工牛胰岛素的是德国人zahn,时间是在1963年;

第二个做到这一点的是美国人katyannis,时间是1964年;

华夏科学院的科学家是在二者的基础上成功的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他们生产出来的结晶牛胰岛素活性最高,表现最好,因此引发了轰动。

但是,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对于这一科研成果我们却没有获奖的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我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而拒绝被提名;

第二,我国由于上报人数过多而失去了得奖资格。

其实,这两点都是站不住脚。

真实的历史事实是:在1978年,杨震宁曾经向诺奖评委会做了该项成果的推荐,但是并没有获奖。

当时,国内对这件事是给与了大力配合和支持的,还是钱三强先生亲自做的决定:推荐纽经义同志代表我国参加人工全合成研究工作的全体人员申请诺贝尔奖。

因此,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为什么没有获奖,还有一个很大的概率就是它没有太大的“用处”。

因为,糖尿病人使用的人工胰岛素是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他们把人类的胰岛素基因植入到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内,让大肠杆菌源源不断地合成人类胰岛素供我们使用。

所以,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并么有获得实质上的推广,因此也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沈光林不一样,他挑选的成果全是硬通货,都是那种拿出来就响当当,让人觉得这样的成果不获奖,那是完全没天理。

但是,即使如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