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浅海湾、皓月挂空。
画面留白处有个大大的“静”字样,这帧标配画面至少持续了10多年。
再是公社、大队通知、第几号新闻片,一番折腾下来场上好不耐烦,不满声嗡嗡声一片。
小胜利等得不耐烦了:“爸爸,什么时候开始放电影啊?”
李海军想起自己小时候,也跟儿子一般,没有一点耐性。
爸爸总是笑着,告诉自己:“快了。”
他也这样看着儿子:“快了,再等等。”
小胜利看着周围的孩子们,十分羡艳。
“爸爸,我能跟他们一起玩吗?”
六丫头:“不行。”
“为什么啊妈妈?”
“你也想跟他们一样,上房揭瓦?上墙上树?”
“你要是敢,我就把你屁股打开花。”
小胜利被妈妈一吓唬,立马跑到了爷爷的怀里寻求安慰,还捂着自己的小屁股。
总算熬到正式片开始。
孩子最钟情打仗片,每当银幕出现八一电影厂,熠熠生辉五角星图标,伴着解放军进行曲,小巴掌哗哗一片。
大人要克制点,无所谓打仗不打仗,没有流露出这么喜形于色的癫狂。
文化贫困年代,就这么几部影片,车轱辘地放着。
反复观看之下,人们几乎能将台词背出来。
特别是经典的词:高!实在高。
不怕你今个闹得欢,就怕明天拉清单。
让列宁同志先走,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不准放空枪,开火。
这种银幕言语,不知不觉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有时生产大队会议散场,拥堵下总有人会俏皮高声:“让队长同志先走”,调侃中大家一片戏笑。
今天放的是老片子,南征北战。
小胜利想发现新大陆似的,看到周围的孩子有人拿着小手枪。
“爸,我也要!”
六丫头看了看:“儿子,那是用泥巴做的,脏。”
小胜利满眼都是羡慕的看着其他小孩子,眼里噙着泪:“不,我就要。”
眼瞧着六丫头要发火,李海军:“咱爸会用铁丝弯成一把手枪,或者用木头做,不给他用泥巴做。”
李海军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小时候,爸就给我做过。”
李金鑫接茬:“嗯,我也玩过,不过是捡哥哥剩下的。”
李父笑呵呵的抱着大孙子:“爷爷明天就给你做。”
小胜利开心的亲了爷爷一口:“爷爷,你最好了。”
李父就吃这一套,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他的大孙子,这小胜利就是他的心尖尖。
这个时候,幕布没了画面。
周围一片杂吵。
“哎,又没了。”
“每次到了关键时刻就这样。”
“算了,我去撒尿·····”
“来抽根烟·····”
“你抽我的,我这是烟卷。”
“嗨,我还是抽旱烟吧,有劲。”
·······
露天电影,露天特色。
受老设备制约,放完一部完整的故事片,一般需要3-4盘拷贝,常常看到情节紧处要换盘,场子上一阵唉声叹气,放映员也体会到观众的败兴,一刻也不敢怠慢,手忙脚乱侍弄一番,片子接上了,大家情绪也跟着开剧续上了。
电影还没放完,突兀的,下起了毛毛细雨。
这个时候,有人用毡布把幕布跟放映设备给遮起来,继续放映。
但看电影的人就遭了殃。
李海军:“你们坐着,我腿快,我回去拿雨伞。”
没几分钟的功夫,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