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的步兵来说,最少需要8分钟,对于骑在全速奔跑骏马的骑兵来说,也需要近两分钟。
但对于双方都将加力开至最大全速互相对冲相对速度达到300米每秒的战机来说,时间是多少呢?是不到七秒钟。
其实在两机甫一对面,同时推下加力杆将油门踩至最深的那一刻,黄新锐和岩本彻三就将手放在了机枪按钮上。
在战机嘶吼着向前的那一瞬间,狠狠按下!
没有任何侥幸,在这样单机对冲的战斗里,谁瞄的更准,谁领先开枪,谁获得胜利的机会就更大。
反之亦然,这种对飞行员心理素质考验极大的两败俱伤式交战,谁最先恐惧,谁最先躲避,谁就会丧失战场主动权,重新将生命交给对手。
黄新锐敢如此决定如此抉择,虽然有燃油不足的无奈,但也不是盲目自大的选择,他亦是有足够的自信。
不仅对自己勇气和飞行技巧的自信,更是对座机性能的自信。
伊153的防护能力够强,4挺施卡斯机枪火力更强只是其中的一面,相比于96陆攻的另一优势,却是瞄准镜。
这个时代的战机空空武器只有机枪,需要射出的弹丸直接命中目标,才能将目标击落。
由于空战中,攻击机和目标都处于高速运动状态,机枪的瞄准就变得尤其关键,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准确目标攻击,需要测定攻击机与目标机的距离和相对方位角;二是弹丸在空中要飞行一段距离,受弹丸重力影响,弹道会下降;三是追踪目标时,需要根据目标的运动确定射击的提前量。
地面上的防空武器同样会考虑这些,不管是高射机枪还是机关炮,所使用的都是机械瞄准镜!
而到战机上,自然是要高档一些,所使用的是光学瞄准具,只不过这也分两种,一种叫固定式光学瞄准具,另一种叫陀螺式光学瞄准具!
固定式光学瞄准具在透镜上产生若干个同心光环,,每一个同心光环相当于飞行员对目标的观察角,射击时,飞行员操纵飞机追踪目标,根据目标机的翼展在光环上所在的位置,确定自己和目标机之间的距离,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瞄准的抬高角,在根据目标机的运动方向确定提前量,然后进行射击!
陀螺式光学瞄准具也称为活动光环瞄准具,原理与固定式光学瞄准具想通,但其核心部件是陀螺测量机构,飞行员只要将活动光环的环心始终对准目标的中心或是要害部位,光环就可以根据目标线角速度,测量并构成相应的瞄准提前角。
无疑,后者比前者要先进的多。
而这种新技术,显然不是诞生于1933年的96陆攻所能装备的,就小日子那种抠抠搜搜的尿性,也直到两年后零式战斗机登场才算是装备上,到那时,曾经风光无比的伊153的性能被全面碾压,也才有了曾经时空中第五航空大队在蓉城上空被打了个0比8的惨败记录。
但现在的伊153却是在包括陀螺式瞄准具在内的诸多性能上碾压96陆攻!
时间,就是如此奇妙!
双方飞行员在地面上的人们看来是近乎一条直线的对冲,但实际上,无论是黄新锐还是岩本彻三,都在用最小幅度的操作让飞机在凶猛的对冲中小幅度的机动脱离对方瞄准具的锁定。
一条一条火红的弹链在蓝天之上清晰可见,擦着两架无比坚决的飞机周边扫过。
一秒、两秒、三秒,四秒,五秒,两架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接近500米的距离,黄新锐终于轻呼出一口气,他的瞄准具终于牢牢锁定了疯狂的敌机。
那架自
开战以来,他所遇到过或许技术不是最好,但战斗意志绝对算得上最顽强的敌人。
一连串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