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了澳州远洋运输集团,如今该集团的万吨级商船数量已经达到了上百艘之多,加上其他吨位的商船,总数超过五百艘。
等朱慈烺前来西澳视察,便看见了造船厂一派生意兴隆的场面,这也算是甚合自己心意的情况了。
诸多造船厂加起来,同时在建的舰船数量超过一百艘。
军舰达到二十艘,最大的就是一艘七级战列舰(国王)。
之前,朱祥堂已经让当地的造船厂先后拿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练手了。
眼下,这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在有一年左右便可以下水了。
与后世舰体完工就可以下水不同,大明造船厂的栖装工作都是在船坞内进行的。
如此行事便可以避免未安装到舰体内部的管线被雨水浸泡,导致安装后通电发生短路等情况。
同时也能起到保密的作用,因为每个国家的主力舰建造数量与性能,对外都是严格保密的。
在澳州这边倒是不需要这么做,但朱祥堂还是坚持让下面执行这个建造流程,最好的习惯就要最早养成。
其实造船工人们也极为支持这个建造模式,因为西澳这边全年有七八成的日子都在暴晒。
头顶有遮挡阳光的物件的话,他们工作时的感觉就会好很多了,只要船坞内保持通风就不会觉得闷热了。
根据造船厂负责人的介绍,等到这艘战列舰下水之后,原位置便会开工一艘目前战斗力最强的八级战列舰(沙恩霍斯特)。
预计耗时八年便可下水,建造成本大概为无比惊人的八千万银币。
只要知道,海军订购的第一批两艘八级战列舰可是预计耗资一亿五千万银币,实际耗资也接近这个数。
但等明年才会开工的这艘同级战列舰在八年后下水,建造成本仅仅上涨了五百万银币。
这就说明距离矿区近,好处真是太大了。
在大明本土,建造战列舰的大头是建材,其次才是人工费用。
在西澳这边,二者刚好被颠倒过来了,建材成本都便宜到家了。
若是核实西澳造船厂的建造成本的确比本土便宜两成之后,朱慈烺便决定在当地下单订购了。
这对澳州的重工业,尤其是造船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刺激作用。
朱慈烺还萌生出一个念头,那就是准备在十年之后(1731年),在本土的天津造船厂以及西澳造船厂,同时开工两艘九级战列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俾斯麦!
只要发现最后的差价在两成左右,而且建造质量与本土相差无几,那么后续的该级战列舰订单便全部交给西澳造船厂来完成就行了。
一艘俾斯麦的造价将会高达两亿银币,节省两成就是四千万银币,两艘剩下八千万银币,朱慈烺当然会心动不已。
而且澳洲西北部的气候极其适合造船厂的常年运营,港口在冬天更不会结冰,比本土北方好一大截。
当年的港口依托蒸蒸日上的冶金业与蓬勃发展的造船产业,如今已经发展成一个人口达到五十万以上的城市,这里也是西澳最大的城市。
这里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西铁城!
全称是西部钢铁第一城,但包括整个澳州百姓在内,大家都习惯称呼这里为“西铁城”。
与本土不同的是,这里家家的居住面积都不小。
由于土地十分便宜,很多工人在当地工作几年之后,便可买下一座面积在百米左右的小院子了。
在浏览了一番之后,朱慈烺认为这样的生活水准,才是自己认为工人们应该得到的待遇。
当地人无人不说朱祥堂的好,倒是有一小撮人表示自己是冤枉的……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