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
机枪再次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每一次开火都可能预示着对面可能会死掉一人。
对方现在这种进退不得的情况,就是机枪手最为喜欢的射击状态了。
目标距离非常近,而且还缺乏掩体保护,简直就是非常容易得手的活靶子。
停在战壕前的敌军战车,被奥军用坦克炮与小型加农炮逐步摧毁。
由于大火以及对方的打压,联军只能等待火势消退之后再行进攻。
即使被敌人用卑鄙无耻的办法给坑了,利奥波德对是役取胜也是有信心的。
只要自己的士兵能够推进到近战的距离,那么敌人就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侯赛因早就知道用战壕加石油的办法只能延缓敌人的进攻,并不会做到阻击的真正作用。
于是就想到了后手,那就是在两道战壕之间,修筑一堆斜坡。
每条斜坡被修成了拥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凹槽,目的就是可以将油桶滚过去。
己方别的没有,若论石油储量,恐怕堪称世界第一!
由于大量自喷井的存在,开采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运抵奥地利战场的石油也多到用不完,侯赛因便打起了这玩意的主意。
如果都堆到第一道战壕里,自然可以产生极大的爆炸威力。
但一次爆炸也就只能炸死一批敌人,想要取得更大的战果,那就要分批次爆炸才行。
调派士兵在战时向第一道战壕运输石油,那就跟送死没多大区别了。
假设挖掘连接前后两条壕沟的纵向通道,还容易被对方利用这个渠道进行渗透。
在不进行土工作业的前提下,还是有三个办法可选。
第一就是机械,即用投石机抛投石油,优点是投射距离远,缺点是抛射速度很慢。
第二就是手动,使用明帝国的教官教授的跷跷板,虽然射程远逊于投石机,但是抛射速度非常快。
第三就是自动,也就是修筑斜坡,利用前后的倾角,让油桶自己滚过去。
在装备了大量火炮之后,侯赛因就对投石机没多大兴趣了。
所部装备了大量的跷跷板,而且此前经过反复测试,非常管用。
弹坑破坏了不少斜坡,下雪也增大了油桶的摩擦力,实现初衷有很大的困难。
侯赛因便命令士兵用跷跷板将油桶抛射过去,落点是早就测量好的,直接往出抛射就行了。
奥军向外抛射油桶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二十次,每五秒钟就可以扔出去一次。
一千个跷跷板同时开工,每分钟的投射量就高达一万两千个油桶。
每个油桶里都加装了大量的铁珠,一旦爆炸,对周围的敌人步兵造成的杀伤是非常之大的。
起初,贾马尔也不知道油桶的妙用,经过明军教官的示范,才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的玩法……
油桶看似貌不惊人,其实是防御战中不可多得的极品武器。
只要被引爆,一个油桶的威力就相当于十颗手榴弹。
然而对遍地是石油的奥斯曼帝国来说,前者的生产成本自然远低于后者。
如果不是不方便单兵携带,苏丹易卜拉欣都想给每个士兵配发一个油桶!
可以负责任的说,在近战时,只要使用得当,油桶便可与子弹、手榴弹一道成为三大毙敌法宝!
现在,就是展现奥斯曼士兵的真正技术的时候了!
跷跷板是集娱乐与杀敌于一体的好东西,如果派不上用场的话,战后还可以烧火取暖兼顾做饭……
加上可以就地取材,结构简单,便于大批量制造。
这么一想,绝对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