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结果对方还挺聪明,没上当。
位于多瑙河西岸,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直接指挥的部队有二十五万。
此前与其对峙的是贾马尔、萨利赫、拉希姆三部人马,总兵力不到八万。
由于坦克与重炮的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优势,加之利奥波德吸取了此前的教训,双方没有大打出手。
等奥库带兵抵达后,多瑙河西岸的奥军一下子接近三十四万了。
双方在总兵力上的差距被拉近,反奥联军仍然具有一定的兵力优势,而且两个重兵集团彼此背靠多瑙河,河面还有舰队火力掩护。
奥军则掌握着陆路装备方面与空中侦察的优势,还有一点,那就是清军同意在夏秋之际再次出兵。
侯赛因正是吃准这一点,才不着急打,对方什么时候撤退,自己就什么时候发动进攻。
清国皇帝顺鸡已经同意,此次出动不少于三十万骑兵,进攻波兰南部、摩拉维亚、波希米亚等地。
虽然性质与前番一样,主要是洗劫,而非占领,但年年这么干一次,对当地的经济也能造成相当大的打击。
这等于说奥军在前面牵制敌军,让清军去后面捞好处。
如此分配任务,肯定谈不上公平。
但是战局便是这样,现在也不是谈赚多赚少的时候。
等对面那一群敌人去打清军的时候,己方也能坐地起价了……
现在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布达佩斯外围,跟对面的敌人比耐心。
想赢得最后的胜利,那就绝对不能着急,否则利奥波德一次就能把此前输掉的全都赚回来。
一旦奥军主力被歼灭在匈牙利,不光会失去这块地盘。
敌军乘胜追击的话,说不定连整个巴尔干都会丢掉。
事关重大,侯赛因就不得不变得更加的谨小慎微了。
没事的时候,利奥波德一直在自己的脑海里反省去年作战失利的事情。
不光如此,还写了一堆心得,尤其是要注意的事项。
里面涉及己方的战术、队形、攻击时间、兵种配合等等,深刻倒是足够,就是联军不进攻的话,那就没多大用了……
至于堑壕战,联军还没正经打过,对方也不给己方练兵的机会。
越是这样,利奥波德就越相信堑壕战是对付正常野战,尤其是克制奥军坦克推进的最佳战术。
实际上也是如此,奥军的坦克非常害怕陷进土坑里动弹不得,所以根本就不打算进攻。
对方等着钓自己,自己是同行,那肯定是不会上钩了!
不过奥库来了,就传达了易卜拉欣的最新指示。
这就意味着不打是不行了,起码要满足苏丹陛下的要求。
但实际运作的余地就很大了,看到对面的情况,以及河里的敌舰,奥库也明白己方想取胜没那么容易。
于是贾马尔、萨利赫、拉希姆,加上他,四个人商量了好半天,最终决定发动有限度的攻击。
这是一种可以控制伤亡的战术,完全可以实现两全其美的目的。
具体来说就是——炮击!
将阵地推进到距离对方一英里的位置,然后用己方的重炮一点一点啃食对方的阵地。
如若对方主动出击,刚好可以把奥库带来的五百枚战术导弹用上。
八月十五日,让利奥波德激动的时刻来到了。
见到与己方对峙许久的奥军终于开始全线推进,利奥波德不亲眼所见都难以置信。
多瑙河西岸的二十五万神圣罗马帝国部队开始紧张起来,幸好还有战车与壕沟作为依托。
由于来犯的敌军数量超过了己方,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利奥波德还从东岸调来了三万骑兵。
奥军的推进速度很慢,使得己方的骑兵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