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卒背着各式武器,开始涉水抢滩登陆。
大舰上装载的士卒则通过小舟慢慢划向沙滩,把总们不段催促手下,趁着天气上佳,勿要磨蹭,几千人涌向东岸的场面蔚为壮观。
郑军没有率先进攻大员岛,而是选择大规模登陆东番,就是因为郑芝龙的老乡们起到了探子的作用,在舰队前来的第一时间便报告了所掌握的情况。
负责岛上搜集情报的头目就是镇海伯的得力干将郭怀一,在前番舰队炮击大员时,便通过牢靠的关系,潜伏在移珉的村落附近了。
前来收集粮食的这支红夷的举动被郭怀一的手下发现了,但他们并未打草惊蛇,而是一直在监视对方的行为,并在测算其总兵力。
等他们返程时,总算是弄清楚这支红夷的人数了,既然只有两三百人,那就可以通知镇海伯派兵过来将其歼灭了。
作为自己的部下兼泉州老乡,郑芝龙对于郭怀一的报告毫不怀疑,立刻命令郑鸣郢带领郑海英与郑广英,率五千兵马前去将这股红夷歼灭在岸上,万不可让其逃往热兰遮城堡。
这要是能够旗开得胜,势必军心大振,而且只有红夷敢出来,就可以将其歼灭在野外,可是比用大铳一下下的硬凿城堡这个龟壳要强得多了。
郑鸣郢亲率三千士卒为中军,郑海英与郑广英均率一千人为左右两翼,自北向南,横扫大员湾东岸,直扑这股仍旧都留在岸上的红夷。
镇海伯暂时没有对热兰遮城堡动手,只是继续让郑芝凤的舰队炮击城堡,实施火力压制,而郑芝鳌的上万兵马则要防范投靠红夷的诸多大型村社的动向。
一旦这些土着打算支持红夷,从郑鸣郢所部后方发动偷袭,那么郑芝鳌将会率领主力予以迎头痛击,让他们再也不敢打己方的主意。
故而在郑鸣郢所部陆续上岸之后,郑芝鳌的部队也开始上岸,并且要建立桥头堡,以便长期在东岸驻扎,这次来了就要做围攻的准备。
即便下一场风暴袭来,登岸的郑军也不会再返回澎湖了,免去了奔波之苦,可以快速投送到大员岛的战场了。
郑芝龙觉得要是能在岸上一举歼灭接近三成红夷守军,那真是大快人心了,而且还封锁了东岸的沿岸,根本就不让任何一个红夷有靠近岸边的机会。
这么安排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郑芝龙想看看城堡里的守军会不会前来救援这支孤军,如果来救,那就更可以将其一网打尽了,省得再费事攻打热兰遮城堡了。
大员水道已经成为了郑军舰队进出大员湾的海上走廊,在双方不断对射的情况下,守军火力完全无法封锁这条关键而又致命的水道。
或许之前还有所忌惮,但郑芝龙在明白红夷援军在三个月之后才能抵达这里,而且通过前番交锋了解到了城堡的火力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的顾虑和担心了。
郑军舰队就是大摇大摆地从这里鱼贯而入,哪怕不涨潮也这么干,完全不把守军放在眼里,在己方的绝对实力面前,红夷的任何反抗都是徒劳。
镇海伯的态度很明确——我就这么干了,你奈我如何?
既然勃尔格没有拿出想要谈判的诚意,那自己就要拿出收复大员的诚意了。
郑芝龙越发觉得太子爷对于红夷的评价非常中肯,他们就是一群不挨打就不知道自己厉害的家伙。
这个勃尔格,明知道自己在东方水域的霸主地位,还偏偏无视自己的实力,之前还故意用谈判的伎俩来拖延时间,着实可恶至极。
今番可不是前番,不仅仅会对整个大员岛进行炮击,还要在这里安营扎寨,站稳脚跟,步步蚕食掉红夷的地盘,让勃尔格最后仅剩一座城堡可以落脚。
清理掉热兰遮城堡以外的红夷是较为容易的事情,郑芝龙不相信有任何一股红夷部队能够与自己的两万大军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