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观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这位还不知道朝廷当下情形的同僚,免得第一天上朝便得罪太子:“只是伯衡入朝为官,当须小心一二!”
冯铨立马表现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若得首辅点拨,在下自当铭记于心!”
“那本官便将朝廷当下之玄妙说与你听,切忌不可外传!”
“在下心领神会,以全家性命担保,决计不会外泄!”
“那便好!其一,不可反对皇后殿下上朝听政。其二,不可批驳太子殿下重用厂卫。其三,不可置疑太子殿下实施之政令。其四,不可嘲讽太子殿下发明之器物!其五,不可为抄家之人说情!其六,你也看到了!”
“……”
“记住这六点,便可为官。如若不然,迟早会遭杀身之祸!”
“……”
“还有一点,伯衡务必要记住,切莫认为太子年幼可欺!”
“……”
冯铨对故交能够与其推心置腹的“商谈”感激不尽,言语之间虽有劝诫或警告的意味,但对多年不涉足仕途,更不明朝政的冯铨来说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为官之道便是先站队、后发言、少留把柄、多拍马屁,而站队的前提条件便是须要对当下的朝廷形势了如指掌,洞若观火,否则便会成为政敌攻击的目标。
有了首辅的善意提醒,冯铨自然可以事半功倍,省去诸多揣测与思索的过程,那犹如字字珠玑的“七点建议”可是老谋深算的首辅用这两天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更是会让冯铨受益匪浅。
薛国观是出于好意,更是出于私心,如果冯铨一如既往,能够像当年一般干练懂事的话,若是内阁有人不听自己的“劝告”,恣意与太子作对,便可以用冯铨顶替该人,以除后患,免得有污圣聪。
从两人交谈来看,薛国观认为起码在待人接物方面,冯铨并不逊于魏照乘与姚明恭,话里话外都对自己展现出无比的谦卑与恭顺,抑或比某些伺机向太子发难的内阁成员还要从善如流。
倘若内阁那四位打算坐享其成,并不愿意到自己府邸前来“拜会”的话,薛国观也开始着手准备一个备用方案,即用其他人来换掉这些企图省下几千两银子的吝啬鬼。
“父亲,次辅张四知到了!”
“……先让他在偏厅稍候!”
看来还有真有明白事理的人,只要不是空着手来的就行,薛国观在心里暗爽不已,悠哉游哉在盘算着又能落袋几何。按照每人五千两来计算,光是内阁四人,就要奉上纹银两万两。
他温体仁何德何能,在政事上碌碌无为,仅凭敷衍诓骗之伎俩,便讨得圣眷,在这羡煞朝臣的肥差上一干就是八年,自己若是如此这般,又未尝不可重温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