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起非常先进的物联网,其价值不可估量。
比如产品的时空变化,能够记录该产品什么时间下线、出库,如果销售给客户时经过识别设备的扫描,还能记录客户取得该产品的时间和地址。
甚至,产品出现损伤、腐蚀、失效等情况,发生的反应如果传导到喷标位置,也能被离子束记录下来。
这就更厉害了,比如车辆、飞行器等,在关键位置喷码后,定期扫码检测,就能通过产品监控中心掌握该产品的安全状况。
而陈立东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假,产品是不是自家的,扫一扫就知道。
自家产品全部喷上标记,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轻松,而且需要大量的金币来兑换标识设备。
所以,那些低值易耗品就算了,喷不喷码没意义,产品监控就从那些大宗商品和关键设备上开始。
产品监控中心也有功能开放提示,当然要选择是。
此外,工业助手系统还出现了应用软件接入功能。
至于科技研发和设备兑换两大系统功能,看样子没法开放,还只能由陈立东本人及获得授权的机械仆从来操作。
最后,就是智能制造生产线,也猛涨了一段进度条,陈立东记得原进度好像是5,这次大概是从5跳到了55。
这个智能制造生产线,本来是5年新手期主线任务的奖励,可任务完成后,并没有奖励一条生产线,而只是给出了相关开发信息,一晃三年,到今天才进度过半。
这一次,进度跳了一大截,并且给出了提示,尽管只是划重点,可也比蒙着来强啊。
......
在陈立东研究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时候,楚克齐,阿纳尔德市北郊一条地底隧道正在全速掘进。
这条隧道将穿过茫茫雪原,通往马加丹。
实际上,这是一个未曾立项、未获审批的非法工程。
施工方当然是阿布拉,准确的说是陈立东的机械仆从。
自1999年年初,华夏地质调查局矿产研究所的古耀山就参与了一项秘密任务:由他带队,利用一年的时间,对楚克齐和马加丹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勘察测绘了一些地段的地形地貌,给出数据资料。
古耀山以为阿布拉拿到这些地质资料是为了开采远东的矿产,可没想到,这些数据会被用来设计一条地底隧道。
地底隧道,深入地下接近300米,已经越过了永冻层的范围,除了一些地表河流区域外,冻土层对隧道掘进的影响已经降到了最低。
这条隧道计划长1400公里,被划分了10多个地段进行多点位双向施工。
自今年年初,楚克齐和马加丹的一些地区就开始了全面的地质勘探施工,施工地点被遮挡起来,闲杂人等是不允许靠近的。
普通人会以为那是在进行地质勘探施工,而实际上却是在向下开挖竖井。
竖井达到目标深度后,就会由机械仆从进入地下,在地底开拓空间,建立工作基站,联通网络后,使用设备兑换功能,在地下召唤出盾构设备,实施掘进施工。
这次使用的盾构设备,直径6.5米,普通掘进速度每小时大概5米。
理想数据,从一个点位,向两个方位同时掘进,一天就能开挖隧道240米,至于会不会遇到超硬岩层,就看运气了。
陈立东打算用半年时间,打通从楚克齐到马加丹的隧道,这条隧道将被用来铺设油气管道。
打一条隧道用来铺设油气管线,成本高了去了,可这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将油气管线埋设在冻土层,施工难度也不低,而且将来维护成本更大。
与此同时,在阿纳尔德湾的一处海面上,一座东华2型钻井平台正在施工作业。
在阿纳尔德周边的海域,有三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