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五德(2 / 4)

禹道乾坤 无极书虫 4009 字 2021-09-27

备他们的位置。

一张小茶几,三杯香茗,以及一套笔墨纸砚。

往前看,大儒们率领学生分坐两排,其中不少人提笔写着什么。而王成坐在大厅正中央,正往座位回。

“子昌先生请坐。”彭禹轻摇折扇,尽显风流。

张子昌看到其他人,好奇问:“殿下请我们来,是要我们写文章吗?”

“不,只是讨教一些问题。敢问先生,你们刘学一派中,对‘五德’有什么说法?”

五德?

张子昌一怔。回想刚才王成所言,好像就是原文派的五德理解。

合上折扇,彭禹坐正身子,肃然道:“先生可当面谈论,也可提笔写书,孤回去之后仔细阅读。”

“凡中意出众者,也可转呈父皇,为诸位先生讨取封赏。”

五德,不仅在儒门,在仙道、魔道乃至其他杂学道统都有自己的理解。而儒门内部,对“五德”的认知都不一致。

有认为“温良恭俭让”,有认为“仁义礼智信”,有认为“忠孝仁义礼”,也有认为“仁义智勇信”……

总之,各学派根据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五德理解。

“殿下看似询问‘五德’,实则是要观看我们这些学派的主旨思想?”

张子昌有些明白,为什么大家开始提笔书写了。因为这个“请教”慎之又慎,有可能直接被神皇听到。

可以说,这完全是一次殿前小奏对。

张子昌师生三人坐下来,没有马上提笔,而是观望其他人。

有一位坐在前面的大儒写完,起身阐述自家的五德之论。

“五德,五行也,内外之别。在外,上感天道,垂应天象,下应自然,运化四时。在内生君子五德:仁者,木也。礼者,火也。信者,土也。义者,金也。智者,水也。”

然后开始滔滔不绝,阐述五行和五德的关系。

这位大儒颇有些小心思:众所周知,昭王亲近仙道。跟他谈论五德,单纯说什么儒门君子品行,不如拉上自然五行,更合他胃口。

彭禹晃着扇柄,面色平静,对这位大儒的话不置可否。等他讲完,请人将论文收上来,然后看向下一人。

似乎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后面几位大儒也觉得昭王偏向仙道,讲述自家五德时,难免牵扯到五行,甚至有人拉出《易经》,开始跟彭禹掰扯天道演化。

彭禹心下腹议:我找你们,就是想要瞧瞧你们儒门的五德之说,看看差异有多大,能不能用。论天道,论自然,仙道诸位仙君不比你们懂得多?我自己就能给你们扯出几十万字,把五行本性,五常造化给你们辨得明白。

但面上,彭禹没有露出厌恶之色,含笑把论文一一收下,言明回去之后细细阅读。

约莫半个时辰后,彭禹不耐烦了:“孤听诸位论学,不知还有哪位有高见?”

“草民认为,五德者,智、信、仁、勇、严。智慧为本,仁德为心,重信守诺,以勇卫道,以严律己。”

“儒门崇仁,你以智为首,倒不是天外儒学,反倒有高祖的中儒之风。”

儒门道统来自天外,在本土经过演变,抛去旧有的部分理念,融入大昆文明的理念,甚至经过千年延续,又有了新的变化。

大体上,儒门学派有古法、中儒和新学三类。

古法派是天外儒学的本支,方才的原文派王成,便是其中一支。这一派崇尚旧圣经典,以仁义为本。

中儒派是灵皇改良的道统。灵皇依仗儒门压制“厉法”,但他认可的儒学,是开蒙启智,仅仅把儒家用来教书育人。至于儒门那些治国理念,灵皇颇为不屑。

新学派,是惠皇之后的儒门。经过惠皇的打压,儒门为了在神皇手底下讨生活,不断改良求全。不过这一派发展时间不多,神皇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