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的是医,但户籍是商,是不是只能从商放弃医道?”
梁储无言以对……
其实户籍制度,对于读书人而言,是能够让他们体现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实际意义并没有那么大。
而且皇帝说的确实是在理,那么皇帝想要废除现有的户籍制度也算不上什么大事,至少比起商税、军制这些改革,实在是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杨爱卿。”
“臣在。”
“杨爱卿兼领户部,这户部制度改革就交给户部去做,拟定好条陈,朕当昭告天下。”
“臣遵旨。”
朱厚炜眉头舒展了不少,委实没想到这一次内阁竟然会这么干脆,要知道以前为了商税还有兴学,内阁可是据理力争过,只不过没争过他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很多人对于大明文官的印象并不算好,甚至不少后世喜欢历史的人对于大明又爱又恨。
之所以爱是因为大明乃是最后一个正统的汉人王朝,而且‘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几点太过于深入人心,再加上明亡之后统治华夏的是腐朽无能的清朝,所以不能不爱。
而恨……
除了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外,最恨的就是文官,尤其是明末时期的东林党。
甚至不少主流观点,直接将明朝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归结于东林党,东林党是不是该背这么大的锅?
当然该,至少没有这群祸国殃民的所谓东林君子,大明不会亡的那么快……
普世观念当中,大明的文臣就是一群垃圾,他们为了限制皇权不遗余力,为了争权夺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于是聪明的嘉靖的在后宫和官员玩起了哑谜,叛逆的正德搬进了豹房,可怜的万历被逼的差点发疯,直接藏进后宫,几十年不上朝,最后穷的发疯派太监去收税,还被地方士绅打死了几拨……
这就是大明官员的德性,但是说句公道话,在中前期,在利益阶层还没有完全固话,没有根深蒂固之前,大明的文官多少还是有些操守的,也诞生出了几个名传后世的名臣。
比如于谦、杨士奇、杨廷和、杨一清、王守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