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卫公教徒(3 / 4)

大唐称心 苦瓜炒蛋花 4440 字 2021-05-11

罗逸都是经由房玄龄告诉他才知道的。

至于侯君集,算是李二让李靖教其兵法,李靖教些一般性的,精微之处则不教,后来侯君集上奏太宗,说李靖不授兵法精要,将来必反。

如此倒打一耙,如今还敢站在李靖的面前,算是让罗逸哭笑不得的。

那么说回《李卫公问对》,其上卷中,可以感受到李二与李靖坦诚而深入地讨论兵法中的奇正问题。李靖详细分析奇正关系,在他看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而归结到一点上,“孙武所谓‘形人而我无形’,此乃奇正之极致。”

虽然用兵在于出其不意,常讲出奇制胜,但在预备阶段却应该“教正不教奇”,“正”是根本。李靖在李世民面前,能熟练地讲奇正之道,并有自己的独特看法,说明他对兵法谙熟于胸,并且是结合实战而总结出来的,也难怪他一生经历许许多多大战,几乎是战无不胜!

该书的中卷,李靖展开讨论了很多兵法问题,包括虚实、主客、阵法等等。他认为虚实、主客归根结蒂是奇正问题,而在根本上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问题,战场上,占居主动是关键。

在讨论阵法时,李靖分析了军制,他解释诸葛亮的八阵法,并对八阵法进行改进,新创了“六花阵”。其实,阵法的本质在于以正御奇,以有备应无备。他把孙子的“兵,诡道也”的思想应用于分析五行阵,强调“兵形象水,因地制流”。

在该书的下卷中,所讨论问题展开得更广,既继续讲兵法理论,又讨论政治、人事等方面的问题。李靖评论古人得失,颇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如,对于汉高祖善将将之说,李靖有不同看法。

他认为,刘邦跟项羽一样都不善于将将,在他看来,刘邦之所以能获胜,在于张良和萧何的得力辅助之功。

张良是高瞻远瞩的谋略家,他劝刘邦不要立六国之后为诸侯,此策太重要了,避免了分权分裂和战乱重起。萧何是十分称职的后勤部长,他能持续不断钱粮军需,使刘邦屡次扭转局势。

李靖还坦诚评价当朝的开国元勋,大胆直接地对李勣、李道宗、薛万彻、长孙无忌等的得失作出评价。

最值得注意的是,李靖为唐太宗提出了一条别人怎么也意想不到的建议,他建议太宗废免大将李勣,然后让太子再起用他,使李勣对太子感恩载德,知恩图报。

李靖与李勣的关系很好,他曾把兵法传授与他,算是有师徒之谊,李靖对唐太宗这样建议,足见君臣的关系何等亲密,也可看出,李靖不是一般的武将,而是在政治上富有远见卓识的谋略家。

当然《李卫公问对》也有说是后人所编,李二和李靖未必果真如此对话,但所记载的这些对话流传下来,并被接受,说明君臣的这种亲密关系,其真实性是被认可的。

而罗逸感受着李靖对于李二的态度,也是觉得知道《李卫公问对》是真是假已无必要。

一君一臣说实话足够伟大,就是想要抹黑,也要很挑剔的找角度去黑,而若是恨一个人到如此地步,罗逸难免会怀疑其成分。至少看看身份证,是否有问题。

此间和李靖相谈,是让罗逸受益匪浅。

“罗逸,原先呢,我是想教授一些兵法给你。不过看样子你是不太需要的对吧。”

听李靖这么说,罗逸先是一愣,心里自然是想说“我可没这么说!”

罗逸想学李靖的兵法,若是谁说不想,那才是有问题了。

但罗逸从李靖的话语里也知道了李靖的态度。

他说罗逸不需要,也就是说,他愿意把罗逸的能力和学了他兵书的能力相匹敌。

而侯君集这个只学了“皮毛”的,是绝对比不过的。

这李靖倒是拱得一手好火,罗逸再看侯君集的眼神,分明就是多了几分不满,甚至于一瞬间可能还动过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