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兵马未动(2 / 2)

为倭国得其地而不能守,空耗国力,不过他们对福建倒是相当看中。

毕竟这么多年,福建已经成了文教重地。

李晔也不解释,一切都等详谈之后再说。

每过一日,李晔便能感觉大唐又强盛一分,西面诸国、北方部族,南面酋首,纷纷入朝,跪伏在自己面前,请求册封。

大丈夫如此,不愧此生。

虽然比不上太宗,但在大唐诸帝中,也算是能派上名号了。

长安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商贾、士子、胡人,大有万国来朝的气象。

关中日渐繁华,也日渐臃肿。

作为京畿,自然会吸引地方人口。

目前来说,关中人口的承受能力还有余地,未来就不好说了。

李晔记得宋仁宗在推广占城稻之后,华夏人口首次突破一亿。

这也算是大宋的对华夏不多的功绩之一。

鼓励生育已经成为地方官的政绩之一,以目前的力度,也许三五十年之后,人口就会迎来第一个小高峰。

李晔这一代注定是留在长安,未来大唐的还是迁都。

不然关东、江南进一步发展,关中就会被甩在后面。

其实现在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端倪,淮南、荆襄、湖南、浙东、广东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优势,未来大唐走向海洋,这种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而河东、河北、中原、山东的军事优势也超过了关中。

历史上的唐末五代,名将强军大部分出自这四道。

以一个劣势地缘统治广袤的优势地缘,时间长了必然会出现重大问题。

大唐的脚步滚滚向前。

进入六月,引来了李祐的婚事。

李多禄为了这场婚事煞费苦心,弄了一支两千人的白马骑兵,骑兵清一色的黠戛斯健儿,朝气蓬勃,又送了两万头牛羊作嫁妆,连剑水流域的黠戛斯部族也派人来观摩。

长安顿时热闹起来。

诸皇子中,名声最响的不是李祎、李禔,而是李裕、李祐。

李裕死于床事,不知怎么就传遍长安大街小巷,着实给老李家脸上又抹了一层黑。

民间最爱嚼舌头的不就是这些事?

李晔开始还想禁止,后来一想,也就随它去吧,做都做了,还怕人说?

再说老李家的黑料也不止这一件。

你越禁止,民间就越兴奋。

至于李祐在草原上大出风头,英雄少年,还是大唐皇子,忠义堂稍一传播,李祐便名躁长安。

成婚当日,李晔封李祐为英王,双喜临门,李渐荣喜极而泣。

朝臣对大唐亲王娶异族女子为正妻颇为不满,按照惯例,应该是选世家门阀女子。

最不济也该是个书香门第。

乌尔沁浓眉大眼,手大脚大胸大,显然不附和他们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