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城内,李晔静候诸军的消息。
舞阳、蔡、申等地被梁军经营多年,仿佛乌龟壳一般,唐军难以建功。
只能期待刘知俊的消息。
在此期间,淮南将领们一一来到鄂州。
周本、张训、柴再用、吕师周等将面有颓唐之色。
周本不用多说,淮南虎将,被杨行密呆在身边,张训在清口大战中出类拔萃,柴再用蔡将出身,再用这个名字都是孙儒取的,智勇双全。
还有吕师周,在五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不容于杨渥之后,投奔马殷,为马楚打下大大的江山。
有了这些将领及其部众的加入,唐军实力大增。
李晔一一安抚,授予官职勋爵,仍令其统领部众,在江南休整补给之后,伺机攻伐江北。
十天之后,东边的消息没有等到,西面却传来捷报,郝摧攻陷申州,梁军经营的淮西防线被撕开一个缺口,蔡州面临两面夹击的窘境。
梁军的重心不得不往淮西偏移。
汴州的后方部队向蔡许等地支援。
从古至今,上天都是奖励进攻者的。
周本张训等将回到池州,得到了周云翼从宣州送来的补给,休养几日,士气大振。
归唐之后,这些人更迫切的要表现自己。
而淮南士卒面对国仇家恨,更加奋不顾身。
江北烽火遍地,梁军根本无法立足,江北城池只要见到大唐旗号,便立即拨乱反正,倒戈一击,梁军只能退往庐州、滁州等大城防守,牙内军加上黑云长剑都,这两把杨行密精心打磨的利剑变成了复仇之刃。
横扫沿江城池,但凡俘虏梁军,也不管什么军纪,直接斩首。
在如此有力的支援下,刘知俊终于攻陷舒州,在江北的版图上狠狠咬下一口。
北面窥望寿州,东面威慑庐州、和州。
如此形势下,朱温不能无动于衷了,急令王景仁停止攻打润、升等州,溯江北上,清扫周本、张训等将。
淮南今日的惨状,一半原因在杨渥,另一半在王景仁。
带路党的可怕就在于此,朱温十几万大军打不进淮南,一个王景仁两万降军就做到了。
周本、张训对杨氏忠心耿耿,自然对王景仁恨意滔天。
一听闻王景仁来了,便引大军直奔和州。
除了王景仁,扬州的朱友裕也动了,进驻庐州,与舒州对峙。
尽管到了此时,朱温仍坐镇寿州不动,静候李晔的到来,并没有被唐军一系列的攻势迷惑。
双方都知道这些战争只是开胃小菜。
唐军想要站稳江南,就必须与梁军一战。
同样,梁军想坐稳江北,也需与唐军一战。
如同两头猛兽在新的丛林里确定自己的领地。
这时代战争决定一切。
朱温既然在寿州,李晔就不能不动了。
狂风起于大别山之南,数不尽的唐军像蚂蚁一样涌动。
大别山之北的霍山,李神福长子李承鼐第一时间开门迎李晔入城。
“黄头军副指挥使李承鼐拜见陛下!”李承鼐极具武人风范,高大魁梧,丰神俊朗,大异淮南子弟。
李晔笑道“将军免礼,朕在关中,亦听闻将军父子之名。”
这个李神福倒是有意思,不声不响的就给自己儿子留了一条后路。
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李承鼐满脸红光,“些许薄名,不足入陛下之耳。”
李晔哈哈大笑,如今南有周本、张训、柴再用、吕师周等将归附,北有李神福、朱瑾、李承嗣等大将归心,梁军只得了地利,而唐军占了天时与人和。
霍邱一战,不仅要救回诸将,还要给朱温一个响亮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