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一张 西南来使(2 / 4)

咳嗽两声,“朕已经戒酒了。”

再次见到雄伟的长安城,十三朝古都,秦汉隋唐,烈烈雄风一扫李晔心中萎靡之气。

离去四个月,回来时,已经大变样,战火的痕迹被擦去,城南的废墟被重建,乞丐几乎没有,街道人来人往,以前脸上的愁苦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昂扬和喜悦。

一个王朝的兴起,大抵可以在都城百姓脸上找到痕迹。

关中父老的自豪也跟着唐廷一起渐渐复苏。

李晔只带着李巨川和薛广衡十几名亲卫入城。

百姓一见身姿挺拔腰悬长物的年轻人,就会面露敬意,自动避让。

南城如今也成了热闹地儿,华州的山货,坊州羊马,凤翔的水产,都拿到这里贩卖。

国家安定,只要上面不胡作非为,自然百业兴盛。

李晔还特意看了他们交易的货币。

大部分是会昌开元,也有少量绿锈斑斑的开元通宝,还有一些乌七八黑杂钱,其中开元通宝最值钱,也最美观,一枚抵五枚会昌开元,最次的就是杂钱,以铁铅等铸就。

最奇特是泥铅烧制的土钱,一百枚才换一枚开元通宝。

当然最多的还是以物换物,各取所需。

货币混乱,对商业的影响非常大。

李晔记得当初有个叫宋淮书的士子提出了重铸货币,如今关中统一,又有山南西道、陕虢、兴唐府,重铸货币可以提上日程了。

再说兴唐府那么多盐,也可以往外面卖。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才不兴。

农业是根基,商业是血脉。

商业若是兴盛起来,能减轻农业的压力。

前提是控制得法。

一队辅军巡逻而过,昂首挺胸,虽是皮甲,却也威武,路人纷纷避让,并不惊恐。

这世道,如此安宁来之不易。

李晔兴致大起,看着天色还早,就拉着李巨川一起去了西城的匠作监。

还没进门,里面叮叮咚咚,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尔等何人?”门前守军拦住去路。

薛广衡出示了腰牌,守军这才放行。

将作监尉迟康见皇帝驾临,赶忙来迎接。

“行了,都过去半年了,朕要的东西你弄出来没有?”

尉迟康赶忙取来两架弩机,一架是厅子都的连珠弩,一架是新弩。

新弩粗糙不少,也更大一些,外形什么的,李晔也不在乎,能用就行。。

两个亲卫试射。

院中自有箭靶,两人急射,连珠弩连发十箭,新弩连发四箭。

李晔微微失望,这么长时间了,才弄这么个玩意儿。

“陛下请看!”薛广衡令人把箭靶抬过来。

弩的准确性比弓要强的多,亲卫箭法也不错,十四支弩箭全部命中。

连珠弩入靶两寸,新弩的弩箭入靶三寸,新弩的破甲能力稍强一些。

“一月能制多少把?”李晔取来弩机反复验看,有总比没有强。

尉迟康伸出一根手指,欲言又止。

“一千?”李晔满怀期待。

“禀陛下,十、十把。”

李晔差点没晕倒在地,一个月十把,一年也才一百二十把,黄花菜都凉了。

“流水线,流水线会吗?”李晔恨铁不成钢,连后世的名词都说出口。

尉迟康似懂非懂。

李晔自己跑到制弩的工匠那里,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流水线早就有了,叫法不一样,十几名木匠制造弩身,十几名铁匠铸造机件,还有一些人制弦,刷漆,最后由一部分人组装。

虽然没有后世流水线那么标准化,但也差不多了,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很敬业,做工细致。

尉迟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