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猛将出关(1 / 2)

李罕之曾经投奔过黄巢,沾染不少流贼习性,并无攻打潼关的决心,试探攻击两次之后,分出一大股兵力向东而去。

东面是虢州,城内只有张行瑾的两千兵力,对上李罕之的大军,怕是凶多吉少。

不过虢州被王珙经营多年,李罕之仓促之间难以得手。

这时代没有攻城利器,守军占有很大优势,关键是看守军有没有守下去的决心。

无论李晔救不救虢州,都需要处理李罕之留在潼关下的营寨。

从城墙上看去,营寨里的兵力大概在六千至八千人左右,还掺杂着一些百姓。

打还是不打?

仿佛魔鬼和天使不断在李晔心中纠缠。

万一这是李罕之设下的埋伏呢?守军一旦出关,李罕之三万大军四面合围?

“斥候呢?斥候为何还没有消息回报?”李晔火急火燎,李罕之若真攻打虢州,自己就是见死不救了。

身边薛广衡道“回陛下,昨夜派往虢州的斥候还没回来。”

辛四郎内伤没好利索,留在长安养伤,现在是薛广衡管辖亲卫都。

还没回来?都快一天一夜了,快马加鞭,应该早就探明虢州情况。

难道他们出了什么意外?

如果是李罕之捕杀斥候,这个行为就很值得深究了。

李晔在城楼中焦躁踱步。

原定的计策就是苟下去,坐看河中大战,收拢流民。

但没想张行瑾的冒进,一下让事情偏离了预计,把李罕之吸引到潼关一线,李晔不得不亲自支援潼关。

而现在还要苟着吗?坐看张行瑾李效奇被李罕之吃掉?

这可是自己精心培养的精华,未来还要靠他们振兴大唐。

一个合格的决策者,必须冷血无情,所有决定利益至上。

李晔叹息一声,自己终究是个人,无法做到冷血无情。

所以张行瑾李效奇一定要救!

就在李晔下定决心的时候,楼外有斥候大声禀报“虢州急报,虢州急报。”

李晔急迎出门,就见一个浑身浴血的斥候半跪在地,“禀陛下,李罕之大军直奔虢州而去。”

“多少兵力?”李晔急问。

斥候却犹豫起来,“敌军分出骑兵,沿途追杀,小人、小人没看真切。”

李晔看着他满身的伤痕,还在流血,知道他能回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历来大战之前,斥候之间的绞杀更为血腥。

李晔扶起他,温言道“你辛苦了,先去养伤吧。”

简单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年轻斥候感动的热泪盈眶。

李晔深思起来,李罕之这么大费周章的捕杀斥候,掩藏形迹,难道是为了在虢州沿线布置埋伏?

他手下三万大军,根本不需要这么谨慎。

如果自己是李罕之,最好的计策就是围点打援,虢州围而不打,设下埋伏,吸引潼关主力救援,然后围攻援军。

李罕之的兵力完全做得到这一点。

若潼关不救援,他可以从容攻打虢州,再吃下陕州。

目前河东相继有张存敬部三万人,周德威部两万人,李罕之部三万人,李晔一万余人,王珙和王珂兄弟俩具体多少兵力不得而知,但王家二十年经营,五万兵力是有的,兄弟俩势均力敌,兵力应该都两万左右。

也就是说河中整整十三万大军混战。

最先搞事的李罕之反而占了主动权,活动空间最大。

很明显,李罕之和朱温暗中结盟。

否则张存敬根本不要陷入河中泥潭,直接从洛阳进攻近在咫尺的李罕之老巢河阳,才更符合军事逻辑。

王家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兄弟争位也就罢了,反而四处引狼入室,搞成一个鸡飞蛋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