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 3)

历学识皆十分有限,能教授的东西也有限。

刘姥姥看了王珣一眼,心道板儿难得来一次,看他那模样是极想留下来的,横竖他这会子不上学,多住几日也使得,心下忖度了片刻,便向贾母赔笑道“老寿星既这样盛情,那我们就厚着脸皮再叨扰几日了。”

宝玉等人十分欢喜,当下便拉着王珣去了园子里。

此后王珣便在贾家开始了学习生涯,他聪明伶俐,虽不及黛玉等人博学多才,但他前世所在的却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又因家教之故所学颇杂,再加上从小到大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可谓是天文地理、历史典故,乃至农田水利都有涉猎,见识之广是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没法比的,往往将一些奇人轶事信手拈来,能从天南说到地北,让众人惊奇不已。

只是唯有一样,于诗词歌赋一道他实在不擅长,做出来的诗都是生堆硬砌,实在惨不忍睹。

众人大为不解,怎么教他经史子集都学得很快,偏偏唯独于诗词一道不开窍。

探春等人每每看了王珣的诗作都哭笑不得,都有些不信邪,誓要调教出一个诗翁出来。

宝玉虽不喜读书,但诗词歌赋一道亦甚有心得,指点王珣这个门外汉是绰绰有余了。

黛玉更是好为人师,奉行的是有教无类,也并无多少门第等级观念,从原著上教香菱作诗就可见以看出来,香菱不过是薛家的小丫头,还是薛蟠的小妾,黛玉却丝毫没有看不起的意思,教导的十分尽心,何况如今遇上一个王珣这么一个天赋过人的好苗子,自是十分尽心。

这日黛玉正在纱窗下批阅王珣的功课,紫鹃见状不禁笑道“板儿这孩子倒投了姑娘的缘,姑娘这般尽心教导他。”

黛玉闻言一顿,搁下毛笔,叹了口气道“我不过是想起了我那早夭的兄弟,他若是还在,如今也不过比板儿大几岁而已,他也是极聪明伶俐的,生的又好,我每每看着板儿,便总忍不住想起他。”

说到此处,黛玉不免滴下泪来,紫鹃心下暗悔一时多嘴,倒牵起了黛玉的伤心事,忙上前劝解。

其实板儿与黛玉之弟毫无相似之处,林家幼子夭折之时黛玉尚且不过四五岁,距今已近十载,黛玉哪里还记得请模样,不过思及自己孤身一人寄人篱下,无依无靠,连个同胞的兄弟姊妹也无,一时感伤,见了板儿才忍不住想起了弟弟,不过是移情而已。

紫鹃劝解了一回,见黛玉依旧神色郁郁,便想法子岔开话头,笑道“说起板儿,我才想起来,昨儿他教了样新鲜东西,我才叫茶房熬好了,这就端来给姑娘尝尝。”

说罢忙出去了,不多时便端着个五彩填丝托盘过来,盘里盛着个巴掌大小的粉彩定窑小瓷盅,笑道“姑娘快尝尝看。”

黛玉知道紫鹃的心意,勉强笑道“是什么?”

紫鹃笑道“我叫茶房现熬的牛乳,还是热的呢,姑娘快尝尝。”

黛玉素来不喜牛乳羊乳的腥膻味,闻言不禁蹙眉,道“怎么忽然想起弄这个了?怪腥的,你拿去吃了罢。”

紫鹃忙笑道“姑娘别担心,这是按板儿说的新鲜法子熬的,里头加了些茶叶和糖块一道煮出来的,我已经尝过了,没有一点儿腥气,姑娘不信尝尝看。”

黛玉半信半疑,揭盖小盖盅抿了一小口,只觉入口香甜醇厚,果然无一丝腥膻,不禁目光微微一亮,点头笑道“味儿果然不错。”

话音未落,便听窗外一个声音笑道“什么东西不错,叫我也尝尝。”

黛玉闻声望去,便见宝玉掀帘进来,身后跟着抱着书卷的板儿,不禁笑道“你们两个怎么凑在一处了?”

宝玉笑道“我来瞧瞧妹妹,可巧板儿也来还书,我们便一道来了。”说罢拉了张椅子,在黛玉身旁坐下。

紫鹃早已吩咐小丫头再端两盅奶茶上来,又上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