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谁会这么明显的安排后事。
“真的没事,只要你们把新政认真的推行下去,就是对朕最大的支持。”
“陛下放心,就是豁出命去,臣也会把新政推行下去,所有在新政中受益的百姓也是陛下最坚定的支持者。”
“今天的话你要烂在肚子里,任何人都不要说,朕还想利用现在的情形,看一看还能把什么样的牛鬼蛇神印出来。”
听了皇帝的话,唐三任心里一紧,心想:也不知道哪个倒霉鬼又撞到枪口上。这么多年皇帝是个什么手段难道还不清楚吗?若是自己找死谁都救不了。
费了半天的口舌,皇帝总算是将自己的第一心腹大臣安抚住了,不过他却知道,安抚住自己的近臣容易,想要挡住外面的流言蜚语却很难。
回到宫中,皇后带着儿女一起来到乾清宫看他,昌平公主如今已经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最近胡皇后一直都在打听准备给女儿安排一门满意的亲事,无论是选择哪一家子弟都被皇帝给否了。
自从皇帝将自己最大的秘密告知了皇后之后,皇后就非常想知道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了哪一家。可是皇帝却摇头说不知道,自己梦中所见之事都是大事,类似公主后妃之事,若是不牵涉朝政史料很少提及。
朱瞻基明白这是为什么,男权社会里,女人不过是男人的附庸,即使是天家的女儿也一样没有什么存在感。
不同于原本的时空,自己的这个女儿可是在学堂读书长大,见识可比寻常女孩儿多得多。做为皇帝的长女,这个孩子受到的关爱甚至比皇太子朱祁钰还要多。
不过昌平公主虽然颇受宠爱,但是受母亲胡皇后的影响,却颇为知礼,没有养成刁蛮任性的性格。
昌平公主给皇帝请安之后,便跟着宫女回了自己的宫中,看着女儿离开的背影,皇后叹口气说道:“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是咱们的昌平已经是二八年华了,放在民间这个年龄估计娃儿都有一两个了。”
“皇后不必着急,我朱家的女儿必须要找一个她自己喜欢的夫婿,可不能是盲婚哑嫁,日子过的不顺心而偷偷垂泪。”
“陛下说什么浑话,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自己给自己找婆家的,那不成了没教养的野合了。”
“皇后误会了,朕的意思是朕挑选几个青年才俊,让你和昌平躲在屏风后观察,若是有中意的那就定下来,若是没有中意的,那朕就再重新选一批。”
皇后非常的感动,知道皇帝这是真心疼爱闺女,想让闺女选择一个自己中意的夫婿。谷
“还是陛下想的周到,臣妾等会儿就把这个消息告诉昌平,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还是先不要告诉她,一切做的随意一些,朕选人也会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一切就听从陛下的安排。”
时间没过没有多久,一个汇聚大明青年才俊的机会便来了。大明第一所军官学堂建设完成,第一批学员由各个军中挑选的优秀基层什长,以及各个武臣勋贵家中的适龄子弟组成。
第一批学员一共挑选二百名,其中步兵学员一百名,骑兵学员五十名,炮兵学员五十名。本来还准备开一个参谋赞画科,可是却因为缺乏专业的老师和教材暂时只能搁置。
宣德十年夏五月甲寅,大明皇家军官学堂正式开学典礼,皇帝亲自前往参加开学典礼。学堂设在京城东南郊的台湖湖畔,两百名学员早早便分成四个方阵列队在学堂大校场上等候皇帝圣驾到来。
学堂的祭酒(校长)是由皇帝亲自担任,两名司业(副校长)分别由方政与蒋贵分别担任,二人分别在陆军部与总装备部担任主官,平时的工作也非常的繁忙,学员的课业都是军中宿将轮番上课。
大明以后在军中年老的大将退下来之后,都要来学堂教几年书,以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