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汉王国(3 / 4)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188 字 2021-10-24

士绅大户掣肘,到现在山东一地还没有完成土改。

可是汉国则不同,他们是一张白纸,从上到下都沉浸在建设国家的热情中,不但没有人掣肘,而且还会觉得做的不到位。

因为汉国权贵的利益已经从土地转向了工商业,汉国从无到有建设一个国家,大到钢铁、机械、武器装备,小到油盐酱醋,布匹、炊具,这些东西都有不小的缺口。

汉国的贵人只要掌控一种产业,就足以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种地收租哪有垄断市场挣钱!

与赵国推行种植园经济,发展大农业不同,汉国可是打算工业立国。

王骥心中警惕心顿起,这汉国照着这个速度发展,要不了多少年就能发展成一个人口百万带甲几十万的大国,若是这汉国心生反意,大明若是还是按照如今这种朝廷连税都收不上来的模式经营,还能抵抗的住汉国的进攻吗?

听了汉王的一番话后,王骥突然感觉意兴阑珊,只是在宴席上强颜欢笑。宴席散场之后,众人被安排到汉国的迎宾馆驿,王骥吩咐自己的小厮将洪保和于谦、弋谦请到自己的房间。

几人都没少喝酒,本来都打算睡觉了,却被王骥硬生生的叫了过来,也不知道这王尚德到底要干什么!

王骥吩咐小厮守在门外,亲自给几人倒了一杯浓茶提神,放下茶壶低声说道:“各位对汉国印象如何?”

几人不明白王骥为何这么问,不过几人都对汉国的印象不错,汉国如今可以说是人人有饭吃,孩子们人人有书读。

汉国施行的是所有适龄的儿童都必须读书的政策,这个政策开始是受到百姓反对的,男童读书还能理解,这女童读书干什么,早晚都要嫁做人妇。

不过朱高煦一句话就让所有的反对声音没有了,他就问了一句,你家儿子娶媳妇是希望娶一个知书达理能够相夫教子的贤妻,还是娶一个什么都不懂只知道蛮不讲理的泼妇。

这话就根本不用问,大户人家娶的正妻首先要得就是知书达理,现在汉国百姓已经不为吃饭犯愁,学堂读书也不用花钱,让自家的闺女读几天书知道礼义廉耻,将来找个好婆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汉国百姓大都是大明百姓移民过来,思想上毕竟还是保守的,坚决不同意男女混校,男女之间必须分校读书。

弋谦掌握大明舆论喉舌,对皇帝的政策走向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看到汉国的政策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现在王骥这么一问,他马上就想明白了,笑着接话道:“这汉国如今倒是很像我等常说的大同社会,可见汉王在治国上是用了心的。

不过这汉国的国策余以为其实是在抄陛下的新政,汉国施行的政策,我大明房山州早已经在施行。”

王骥皱眉道:“你光看到了汉国光亮的一面,可是却没有看到汉国对大明的隐患。

老夫不得不承认,汉国治理的确实不错,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拥有了两座城池,人口几十万。

可是越是如此老夫才更加的担心,毕竟这汉王怎么来的南洋你我心知肚明,难道你们就不担心汉王厉兵秣马有一天杀回大明吗?”

洪保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王骥冷笑着说道:“若是能让汉国打回大明,我海军上下就该集体自裁了,只要汉王脑子没有昏了头,就知道他根本就没有返回大明的机会。

再说大明这么大的体量若是还能被汉国这么小的一个国家击败,只能证明你们的无能!”

被一个老太监当面指责无能,几个文官都是羞愤不已,纷纷怒视洪保,恨不得将洪保生吞活剥。

“洪公公为何出口伤人,尚德公居安思危何错之有?”于谦年轻受不得这种嘲讽,率先发难道。

洪保看到于谦不服气,便问道:“于大人,陛下在山东推行的新政是否有利于大明的发展,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