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为谋。”田瑭引用《论语·卫灵公》中的句子来回答,虽然语气平淡,又有讨巧的嫌疑,却再恰当不过。
既解释了离开辽东的原因,又为自己作了辩护,还顺便提醒刘备注意身份。最重要的是,这个回答相当于什么都没说。
刘备闭眼吸了口气才道“文佐果然机敏,备心中叹服,却不知文佐的道,是什么?”
万万没想到,自己以为天衣无缝的答案还是被这个老狐狸找到了破绽,并反用到了自己身上。
自己的道是什么?咋回答!
说大了吧,刘备送你一句“天下英雄唯文佐与备耳”,然后一生一世和你对着干,谁受得了?
说小了吧,既有欲盖弥彰之嫌疑,又侮辱了刘备他们的智商和自己这些人的志向。
但是不能不说,不说,只会显得心虚。
这是个很微妙的问题,田瑭沉默着、思考着,目光从刘备看到张飞,然后停在了关羽身上。
关二爷后世被神化了,儒家说他是圣人,他的庙叫“武”庙,和孔子的“文”庙对应;道家尊称他为“关圣帝君”,后世关帝庙遍布全国;佛家将其纳入神灵体系,封伽蓝菩萨,成为中土佛教的护法神;民间百姓更是爱他爱得不行了,因为他还是个财神爷!
可现实中的关羽跟着刘备一辈子颠沛流离,未有一天消停,最后败走麦城,白瞎了这威震华夏的实力。
实在可惜,可叹。
正叹息呢,突然意识到自己盯着财神爷长袍上的补丁看走神了,急忙收敛意识重新思考,突然眼前一亮,答案脱口而出“在下胸无大志,根本谈不上道,只不过是想带着我的这帮兄弟们,过上好日子!”
这个回答可大可小,关键看刘备自己对这个“好日子”怎么定义。
“文佐真乃情义之人。”刘备又得了个模棱两可的答复,叹了口气道,“备深感黎民水火之苦,社稷将倾之危,欲匡扶汉室,再现明章。奈何力寡智穷,伸展无方,至而立竟无一事可成,愧对先人!”
这次没绕多大圈子,明明白白说田瑭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刘备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现在要做有情有义的事,但是人少干不了。
这便是拉拢的前奏了,果然,待田瑭稍微反应了一会之后,刘备恰到好处的继续说“我兄弟三人皆是莽夫,文佐智计卓绝,若你我同行,必能一展胸中抱负。”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 看书领现金红包!
假设田瑭一到这个时代就遇上刘备,说不定真会被他拉拢,跟着他去干一番事业。但自己落在了辽东,遇到那么多人,那么多事,自己的目标已经确定,现在跟他刘备走,如何向自己的兄弟交代,如何向自己交代?
更何况,刘皇叔可是个为了自身安全可以抛妻弃子的人。
“瑭疲懒之人,只想着当个富家翁,恐有负厚望。”这便是婉拒了。
“社稷沦丧,天下无一人不流离,文佐何以得偿所愿?”刘备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放弃。
“世间事皆在人为,玄德兄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万难不悔,瑭之志虽微,却也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田瑭这是彻底回绝。
“果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刘备言罢立即起身,向田瑭他们行礼告辞,“既如此,备便不叨扰了。”
这一举动着实出人意料!田瑭一时没反应过来,聊的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拒绝了招揽就不能聊别的了?
待关羽和张飞也跟着起身告辞,田瑭才急急起身,却不知该如何言语,也不知该如何动作。
好在方珺一直就在旁边,见状躬身将三人送出门去,才算替田瑭稍微尽到些礼数。
定了定神,田瑭才琢磨出意味来,不禁赞道“谈得了就谈,谈不了就一句废话都没有,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