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 演出(5 / 5)

南北不同的饮食结构。米粉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南下的北方人想念老家的面食,以当地稻米为原材料,做成和面条形状相似的食物,便有了形形色色的米粉。经历岁月的洗礼,米粉早就不拘于乡愁本身,而是已融入本地饮食文化,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嗦粉去!”在黎洲的街头巷尾,时常可以听到这句话。“嗦粉”这个方言词汇,细致而又生动地刻画出黎洲人吃粉的模样。黎洲人吃米粉是全天候的,早上吃有“油水”,中午吃是省事,晚上吃解馋。在黎洲,米粉的地位,几乎可以与米饭平起平坐,米粉店更是遍布整个城市的角角落落,据说,黎洲人每天要吃掉20万斤米粉。

小南和严寒都爱吃粉,黎洲的米粉从单一的肉丝码到牛肉码、鱼头码、酸菜码,码子“五花八门”,小南带严寒来的这家是“黎洲老字号”粉店,主打肉丝和牛肉码,小南要了一碗肉丝码,严寒点了一碗牛肉码,也不知道是米粉本身的味道确实鲜美,还是因为和小南在一起吃什么都是美食,严寒觉得,这碗牛肉米粉,牛肉软烂中带着嚼劲儿,香料没有掩盖肉香,反而使得肉隐隐带着一丝回甘。

“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米粉啦。”严寒感慨道。

小南“我也好久没来这家店吃粉了,以前每周都要来两三次的。”

严寒“味道确实不错。”

小南“嘿嘿,你喜欢吃就好。”

饭后,哦不,应该说粉后,虽然粉后听起来怪怪的,但南方人说吃饭就是单指吃白米饭,不可混淆。小南带着严寒去看了看自己的家,当然,小南不方便带严寒进门,毕竟小南的爸妈在家。

“前面那栋楼,三楼最左边那户,就是我家啦。”小南远远地指着一栋六层楼的房子说。

严寒“哦,环境还挺好的,我还挺喜欢这种大院的感觉。”

小南“小时候觉得挺好的,现在觉得房子还是小了点。”

严寒“挺好的啊,你看,离小学中学都不远,走路就能去上学。”

小南“嗯,不过以前还是会坐公交车,虽然只有三站路。”

严寒“要是我就走路,回去太早了没意思。”

小南“再往前走就会碰见熟人了,感谢你陪我玩儿啊。”

严寒“哪里啊,是你带着我黎洲一日游啊,今天很充实,很满意。”

小南“那我就回去了,明天我爸送我去学校。”

严寒“那好,回学校了给我发个消息,我一会儿就坐车直接回学校了。”

小南“好的,拜拜。”

严寒“拜拜。”

严寒站在原地没动,他一直看着小南远去的背影直到消失在拐角处,他以为小南走不远会回头看一看他走了没,但是小南让他失望了。

回学校的路上,严寒心里已经有些着急了,他一直想找机会跟小南表白,但感觉一直在被小南牵着走,而且到目前为止,严寒还拿捏不准小南的心思,严寒甚至还偶尔冒出“就这样也挺好”的想法,表白吧,怕连朋友都做不成了,不表白吧,心里那种渴望又压不下去。好像最后的结果是要么多了一个恋人要么少了一个朋友,这种朦胧的暧昧虽然感觉很好,但一旦失去,就是巨大的失落。

这天,是2004年12月31日,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严寒给小南发了条短信。

“新年快乐,小南!”

“新年快乐,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