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 社团(2 / 4)

发成立了社团,那时候社团少,只要申请都给批,但是这样做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少社团刚成立的时候干劲儿十足,没几个月就没什么动静了,后来就销声匿迹了,这不是浪费资源嘛!前几天我们开会,领导说要搞个退出机制,不搞活动的社团,要坚决注销一批,清退一批。”

严寒“那你看……我们这个接下来要怎么办?”

“我也不好说,我建议要不先放一放吧。”

说罢,陈星就挂断了电话。

电话这头的严寒略微有点儿发愣,难道,自己刚刚燃起的一点儿斗志,就要这么被扼杀在摇篮中了吗?

第二天,严寒又去找刘老师,刘老师热情地招呼严寒坐下,还倒了一杯白开水,严寒双手客气地接过老师手里的一次性纸杯,喝了一小口,就忙不迭地把昨天与社联沟通的情况跟刘老师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刘老师听罢,就问严寒“你是真的想把这个协会做起来吗?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做好了,我今年就准备做好这件事。”严寒说。

“你的团队呢?一个人可干不成事哦。”刘老师说。

严寒这才想起,办协会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也没有跟其他同学透露过。

“我会尽快拉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来办这个协会的。”严寒说。

刘老师认真地说“嗯,人多力量大,我建议你先把你的想法和你玩儿得好的几个同学说说,也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大家都支持你,我们再做下一步的计划。另外,协会的口号、章程、组织架构、宣传广告什么的,可以提前准备好,这样到时候领导们看到你们都已经准备得很完善了,也会增加同意的概率。”

“谢谢刘老师,我就按你说的办。”严寒说。

回到寝室,严寒就在思考拉谁一起组成协会的筹备小组,这个筹备小组也就是今后协会的核心成员。理论上,协会的成员可以从全校范围内选人,但虽是同一个大学,认识其他院系同学的机会却不多。严寒只好先把全系认识的同学在脑海里筛了一遍,互联网经济是小系,一届才两个班,两个班经常一起上课,一起组织活动,所以隔壁班的同学有不少严寒也认识。

第一个在严寒脑海里闪过的是冯斌,冯斌成绩好,工作能力也强,关键是做事情比较负责任,再加上一个寝室的,工作上也好沟通。想到这里,严寒就把拉他入伙的想法向冯斌和盘托出,冯斌苦笑着说“老严,你这个想法好,但是我时间怕不够啊,我还没告诉你,我现在是院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学生会那摊子事情你知道的,有点儿分身乏术啊。”

“靠,啥时候混成学生会干部的?请客请客。”严寒说。

“别腐败别腐败,副部长而已,又不是当了副主席。”冯斌说。

“没事儿,副主席指日可待,先吃一顿再说。”严寒说。

“都快穷得要饭了,要不,请你喝瓶饮料?”冯斌说。

“唉唉唉,算了算了,一点儿诚意都没有。不过我想想也是,你说我俩如果在一个组织里,认识的美女都是同一批,没办法信息互换啊,你还是在学生会好好混吧,我的终身大事还得靠你啊,本班的女生我是一个都没兴趣啊。”严寒说。

“你这么想就对了,我的会长大人。”冯斌说。

“别别别,现在我这个协会后面还必须加个括号——(筹)。”严寒说。

“行吧,你再找找其他人看看,我先睡了。”冯斌说。

严寒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当心中冒出一个想法,就像点燃了一个火苗,如果不及时给它更多的材料,付出更具体的行动,这个小小的火苗很可能就会灭掉。另外,若其他人抢先注册成功类似的专业协会,那再想注册难度就太大了,就如同有了证券投资协会,就不会再允许注册炒股协会一样,资源有限,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