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粮种发展(2 / 2)

往返时空1978 敢为 2390 字 2021-02-25

但在他们这时代南方山村,是没这个条件的,他们会种一种叫做“紫云英”的豆科来肥田。

之前收水稻前先排水晒田,然后播种一种小种子,然后再过25天这样,他们才收水稻。

必须那时候播种,早了不排水活不了,排水了稻谷就不好了。晚了的话,天寒地冻的,种子也没办法发芽。

之前一阵唐行之早早就起床去卖粉,也没注意过地里的情况,现在再去看,地里全是红绿两色,所以这种草又叫做“红花草”。

红花草的种子是在种子站买的,一亩地大概放两斤这样,到现在二三月份,田地里就开满了粉红色的小花了。

唐行之跟着大伙务农,水田不能用摩托车,队里的黄牛勤勤恳恳的拉着犁,地被翻起,大量的紫云英被翻死、翻烂,成为了地里的养料。

紫云英也只是补氮肥,但土壤要有氮磷钾。

磷肥现在得弄化肥,得弄一些骨粉,但很不好搞。现在的人连吃饭都不饱,骨头是要用舂碓来打碎,然后给人吃的……不过这样人粪里就会有一些磷,倒也凑合。

钾肥就是草木灰,每亩地要放70公斤,秸秆一烧就完事了。

另外他们这会儿还有些奇奇怪怪的施肥方法,山上搞树叶往田里丢,公社给他们运了一些豆饼……就是豆子榨油后剩下的渣渣,拿去埋。只是这会儿人都缺吃的,豆饼当然被人吃了。

唐行之最近学农,发现我国粮种培育历史挺有意思的。

在公社成立之前,49年到57年,种子产业是“种粮混用”,非常混乱,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58到78,口号是“四自一辅”,要求各农业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必要的特殊情况。

第三阶段是79到99,种子法出台前,这时候叫“四化一供”。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槭化;种子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

第四阶段,到后来2000年,那就真的是百花齐放了。

之前“四自一辅”时期,农业的活动单位也就是公社,大家都很咸鱼,反正有饭吃就行了,竞争也没意义。

现在“四化一供”,县开始指挥各个公社,公社可以在县份露脸,那是有实际好处的。

于是……

夜里,唐行之偷偷背着一个麻袋出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