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当然没有异议。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隐世派几人就离开了京城。
吴不争回来还跟她吐槽:“他们还在争执要不要去财政阁!还有人说他不想去财政阁!觉得不够清贵!!哎呦我天啊,这脸大的……挤的我都没地儿站了!”
唐时锦笑道:“自信是好事儿,希望他们真能写出几篇好诗来。”
吴不争问:“他们要真写的好,你真用?”
“用啊!”唐时锦笑道:“你要明白,他们能写的出好诗,对我来说是大好事!就相当于我把他们所有的剩余价值,榨了一个彻彻底底明明白白!既报了私仇,又成了公事,最完美的结局好么!”
吴不争咳了声:“可是他们不是好人吧?”
“不是好人,但也不算坏人,”唐时锦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读书人中好人本来就不多,有才华就行了。”
桃成蹊无语的走过来,点了点她的肩。
唐时锦这才想起来他就在后头写教材,立刻站起来:“我想起来还有事,我先走了。”
她背着手儿飞快的漂移走了。
隐世派的几个人,花了足有月余,才到了闽州建阳,距离大比只有几日了。
已经有不少才子从远远近近赶了过来,而当地,也有许多关于建盏渊源的册子,铺子,茶馆里说的书都是跟建盏有关系的,氛围确实搞的不错。
这年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可不是说着玩儿的,上位者一个眼神儿都能引导风向,更何况,唐时锦不止是上位者,还是财神爷?
加上毕竟断烧的时间短,有祖传手艺的又轻易不会放弃,烧制工艺尚存,所以短短一年时间,建盏便迅速的恢复了繁荣。
章无极已经在这儿待了很久了。
他其实并不明白,唐时锦为什么把他差出来办这么一件没多少利润的事,但是好在唐时锦这个人,属于我不喜欢你会放在明面儿上的那种人,所以,只要不是因为讨厌他才把他打发出来,那就行了。
而且唐时锦又是那种做事情她必须要总控大局的那种,所以她划下方向,他就努力办好,其中深意,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所以他就一心往好处办,里里外外都妥贴,倒真有了几分盛事的味道。
大比前一天,桃三郎到了。
他是接了皇上口谕来帮忙的,也是借重他身上大儒世家的身份,咋说呢,拉升此事的格调。
于是一众匠人,更是兴奋莫名。
这一次参与的,共有八家窑,请了十位评判,从定妥到大比足有半年,准备时间很充足。
考虑到观摩的人众多,所以大比是在高台上举行的,据说是沿袭古制,毕竟当初建盏辉煌的时候,是一年就有一次大比的。
比法也很有意思,类似于打擂,先取上届得到魁首的那只碗,然后各家觉得比它好的,就开盒亮相,接受评判。
毕竟,虽然建盏说是曜变、油滴、兔毫最为稀有,但同一种之间,也是有高下之分的。
但因为此时没有“上届”,所以唐时锦叫人把之前献上的曜变碗又送了回来,做为“擂主”,如果下一个碗比这好,就会成为下一个擂主。
时辰一到,各窑派出来的人,就各自捧着一只盒子出来了,八家窑,居然一家不少。
之前的曜变碗,内行大都是见过的,既然敢出来,说明都有自信压过这个碗,所以这岂不是证明,这些起码都是曜变碗?
下头的人都是内行,好多亲历过建盏盛衰的,更是激动万分,不由的鼓噪起来。
庄貊别的不说,在这方面,还是很舍得下苦功的,来此几天,已经把建盏的历史研究了个遍,又重金买下了有利的观看位置,务求力压群雄。
一见这场面,他也不由得有几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