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桃大郎一个阁老,都张口把话接过去了,你就见好就收吧……可是这些人不,仍旧纷纷道“王爷如今执掌总缉事厂,位高权重,还是应该多读书才是,读书可以明理!”
唐时锦内心呵呵哒。
这位估计还觉得自己说的很委婉呢!还笑的一脸讨好的。
唐时锦微笑道“说的也是,我虽末学后进,但家里才子还蛮多的,我昨儿才听小徒念过一句,‘把笔鸱夷入战图’,是不是便是周老的诗?”
那位笑的嘴都咧开了,连连称是。
唐时锦转头又接连夸了好几个人。
要知道,这些人本来就各有各的傲气,观念又各不相同,同时被夸了之后,自豪之余又有些不忿,不一会儿,几个人就争执了起来,唐时锦笑眯眯的吃饭,偶尔看他们快争完了,还添把火。
桃大郎特无奈的看了她一眼。
明明不算有学问,调皮捣蛋倒是溜溜儿的。
但这是自家人,了解她脾气所以才看的出来,旁人就算有几个心明眼亮的,看出来了,也不会觉得她这么做不妥,因为就算文人自己,用这种方式给自己解围也不为过。
用文人的方式解决文人的问题,这叫机智好么!
反正唐时锦过来,也就是走个过场,用了几口,敬了个酒就借故走了。
桃大郎他们用过饭,才把请他们来为了什么说了,而且也说明了,这边已经连订了十日,若家小不在此处的,可以在这儿住着,要的这些东西也并不急,待殿试之后也可。
虽然说是不急,但谁不想拔个头筹?先送上的肯定比后送上的有优势。
而且像这些举子们,还得操心年后的会试,但翰林院等处的官员,却是正好得闲儿,而且他们当了几天官,也算是知道了人情冷暖,抱上这几家的大腿,这是什么概念?
自然更是要拿出看家的本事来。
但是手头宽裕的,大多没留在雕绣园。
若是平时,能与这么多文人结交谈论,自然是难得的幸事,可现在,大家是竞争关系,尤其同乡之间,更是竞争关系,各自防备着,所以回家的回家,单住的单住,各自暗暗使劲儿。
但也有不少人留在了雕绣园。
其中就有曾思故。
他并非自负,而是确实没地方可去。
唐时锦猜的没错,曾逢的县试到乡试,的确是他帮忙考的。
两人虽然同父异母,但因为各自的母亲就长的极像,所以两人也长的极像,双胞胎一样,有时候连熟人都分不出来,要冒充不算难。
他为何能有机会考举人,也是因为后娘想让他们同时参加,到时候他写曾逢的名字。
他不想这么做。
但是如何解决,他是真没有万全之策。
一来,这种舞弊之事,一旦揭出来,曾逢陷进去,他也跑不了。
二来,科举有身体的检查,他想在身上做个疤什么的,区分开两人,都不成。
所以曾逢有恃无恐。
唐时锦这个帖子是真正的意外。
他怕引人注意,乡试时挂在榜末过的,远不如当时代替曾逢考的名次,但是不知为何,帖子就是下给了他,没有下给曾逢。
曾逢想替他来,却又怕场上要做诗,不敢来。
说起来也很讽刺,他怎么说也有举人功名在身,却连一首像样的诗,都做不出来。
总之,曾逢不敢来,又不敢让他冒头,于是请帖就“丢了”,他也被人绊住。
幸好曾逢的人也不敢伤他,所以他还是赶过来了,还凑巧遇到了唐时锦。
他觉得,这是唯一的机会。
他必须抓住。
因为毕竟是过年,桃大郎几个人都没留下,只留了两个门客在此专门打理此事,而且唐时锦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