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奖项。
不算教辅被授予的那些,也不算县里、市里、省里挂的这些牌。
只是个人荣誉来说,这个奖章他挺期待的。
杨改芝从文件最上方拿出一份,展开跟他说道。
“这是好事啊!可以开!”
杨正东自信看了一下文件,内容跟杨改芝说的差不多,主要是东洲的一些岛屿。
都是大明朝的时候,随着明朝舰队落户在蓝星各地的遗民。
但同根同源就够了!
人家这么真诚的邀请,其实对他来说也是个机会。
有了这些地区做跳板。
向全蓝星输出文化,就算是有了基地。
兴华教育是依托希望工程成立的企业性质的组织。
一般情况下兴华教育不参与希望学校的管理。
但是却负责教材编制、教辅编制、教学教研和教育外延产品开发。
与希望学校体系平级,但是却不完全属于三产。
每年兴华教育会向希望学校返回大量的资金。
希望学校这边的精英教师团队,也会跨到兴华教育之中,进行课程、教材和教辅研发。
这个兴华教育名义上的负责人是他,实际上是杨改芝在管理。
里面涉及到水木、京大和京师大、华师大等优秀的毕业生,他的八位老师在里面担任的是顾问,洋姑父负责的是对外教材和教辅研发。
如今兴华教育别人不知道市值大概多少,但是他却清楚的很。
每年光教辅这部分的收入都是几十亿的利润。
比他当初想的支撑希望学校运营还要发展好。
所以杨正东将对外业务这部分,都划到了兴华教育这边。
那些英文阅读读物,如今早就在国际打开了名声。
包括米国在内的教育机构和组织都在批量采购。
没办法,就是这么强大!
老外的钱那都是翻了好几倍的往上收。
但是人家还屁颠屁颠的凑上来。
弄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
“那是将希望体系直接迁移过去?”
杨改芝有点把不准这个事情,所以询问一下杨正东。
如果按照她的意思,肯定是直接迁过去省事。
毕竟她是以商人思维考虑问题的。
但他知道杨正东不是,是以不敢自己瞎做主。
“他们打算怎么合作?从哪方面合作?有意向了吗?”
杨正东拿着上面的这个文件翻看着问道。
“他们出自建学校,我们输出老师和课程、标准,需要在帮他们制定考试和教育大纲。当然学校的管理我们是来全权负责的。”
“只针对小学阶段吗?”
“大多数意向跟我们一样实施义务教育,不过是除大学之外全阶段义务教育,他们会给一部分的财政补助,剩下的需要我们商业化运营。”
“呵这意思是我得赔着本干对吧?”
杨正东笑了笑,将文件扔到了桌子上。
国内开展义务教育,国家尚且还给一部分补助。
就这样杨正东算了算,每年一百多所学校,希望基金和兴华教育,要往学校里面再多贴进去二十多亿,用以软硬件提升和校区改造。
这些申请让他们过去建校的也挺聪明,直接完全照搬国内的模式。
还想要一样的效果,真以为他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吗?
“确实有点压力,不过还在地区不算太多”
杨改芝也觉得有点难以接受,她可是知道每年学校要花多少钱的。
“这些地方都有钱吗?还是贫穷到揭不开锅?”
杨正东再次拿起文件说道。
“穷的揭不开锅倒不至于,毕竟有咱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