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欲动北军(2 / 2)

修行在大宋 沐飞尘 2018 字 4个月前

在想想就痛快。

眼下就要开始着手解决北军了。

北军和南军虽然都复杂,但南军的复杂是人员的错综复杂,而北军的复杂是人心向背。

解决南军重点在于对上官家族的控制,而解决北军重点则在于如何让百姓们不去关注。

北军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高到若不是先帝的声望,恐怕要盖过陛下了。

人们不一定知道朝廷有哪些新政策,但一定知道北军最近打了什么仗。

北军,只要出手,就必胜。

这实在是太容易令人振奋了。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必胜的国家军队更让百姓引以为豪了?

咱们大宋天下第一,是因为有北军的强大啊。

正因为北军的这种特殊情况,所以解决完南军,现在面临解决北军的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解决南军要困难更多。

兵部尚书说急不得,这话搁哪里都用得上,说了等于没说。身为帝王,他当然要好好想想从哪下手,但他得注意,千万不能把火引到他身上来。至少不能让百姓们把大部分怒火放在他这个皇帝身上,如果一定要放,就放在大臣身上,让大臣去背锅。

帝王很清楚,臣子们也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做臣子的没有选择。

所以主动权就掌握在帝王手中,也只能必须掌握在帝王手中。

赵公公和李公公成为了帝王最信任的两个公公,前者就是拿出陛下遗诏的那位,不用赘言,后面那个当时并不在宫内,但在随后的一系列短暂的更变中,他一切听凭当时还没有正式继位的晋王吩咐,绝不做任何别的动作,甚至还建言晋王这样那样可能更稳妥些。不容易激起变化。

所以自然而然两位公公就成了帝王的心腹。

这天两位公公刚好都在身边陪侍,帝王就把想对北军动手的念头告诉他们,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意见。

其实大宋律例太监是不能干政的,从祖宗家法来讲,不能对政事发表意见,无论是朝堂上还是私下里都不能。

但私下里发不发表意见,没人看到没人管到,只要帝王同意或者是主动问,他们不发表也不行。

赵公公垂首站在一旁,想了想然后道:“陛下,北军之问题只在一人,只要解决一个人就一切迎刃而解,奴才以为,李将军也到了该下来的时候,如此下去大宋很危险...”

其言下之意很明显是说北军被李戎生一人掌握假以时日未尝不会如淮南王那样举旗造反。“陛下,早早解决这个问题是最好的,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