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
帝王的年纪不小了,与魏国和宋国的君王比起来,梁国帝王算是年纪最大的。但是五十多岁的他也可以说是正当壮年。
如今他的几个皇子都年纪不小了,庶出的就不说了,嫡出的都已经十**岁了。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前些年梁国的皇储争夺大戏不停地上演。成了天下各国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向来这种皇族间争斗的戏码都是人们最有兴趣的,那可比百姓们的故事精彩多了。
不过这几年皇储争斗消停了许多。因为梁国太子的人选终于定了下来。就是二皇子,虽然也是嫡子,但不是长子,长子因为体弱多病,况且梁国皇帝又不是很喜欢这个儿子,相较于大皇子,二皇子更得君父的喜爱。
虽然朝臣多倾向于立嫡长子,但奈何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帝王手上,所以最终立了二皇子。
二皇子立下之后,皇储争端就少了很多。这几年梁国的政坛上因为皇储问题的风云就再没汹涌过。
帝王也放宽心很多。
这位年纪不小,子嗣不少且不小了的帝王,其实胸中还是有些韬略的,否则也不可能让梁国在近些年来,隐隐有能跟大宋抗衡的势头。
如今解决了皇储问题,梁国更是蒸蒸日上。
眼下虽然仍旧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尾大不掉的封疆大吏带兵大将的问题,比如说草庐权力太大的问题,但总得来说,局势是在慢慢变好的,是在朝着能掌握的方向发展的。
孩子们都长大了,不过孩子们并不好,或者说不如自己心中所料的那样好。争啊斗啊,为了皇储甚至互相陷害。当然了,他也能理解,毕竟当年自己做皇帝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孩子们的手段也实在是太差了,跟当年的自己相比简直就是不堪入目。
唉...帝王长叹一声,在书房里坐着,每每想到这些心中都不是很舒服,但人生总没有十十美的,总归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将来自己总有死的那一天,自己死后一切就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了,所以与其如此担心,倒不如放坦然些。
但现在自己还算春秋鼎盛,虽然为了解决皇储争端导致的内耗而不得不定下了皇储,但还是要小心太子的势力。毕竟在历史上有很多早早立下的太子,等的太着急就抢先动手的事是屡见不鲜的。
因此虽然解决了皇储争端,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的问题。
不过眼下还不错,太子还没有明显的太过于拉帮结派,朝臣们也很自觉主动的洁身自好。
尤其是重要的大臣,跟太子有任何接触都在可控的范围内,甚至他们还会主动跟皇帝报告自己跟太子怎么接触的,在一起说了哪些话之类的。
多数原因是由于自己春秋鼎盛,至少没到行将就木的时候,所以大臣们从现实考虑也会如此如做。还有些原因则是因为太子的位置还不够稳,如果大臣争相攀附,将来太子如果倒了,那他们不仅白费心机而且还得丢掉身家性命。
综合这种种原因,才让朝臣不敢跟太子过多接近。大臣们的机智,跟皇子们的低级的手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让帝王觉得心中不悦的地方。但总归事情也都定了下来,孩子们没本事也就这样了,再无法改变,不想接受也得接受。
梁国帝王在自己的书房里,经常遥想远在汴京城的大宋帝王,跟自己同样坐在皇宫里的那位帝王此时此刻究竟是在做什么。
那位帝王,可以说是近百年来天下帝王的楷模,勤政,韬略,任人有道、英明神武...除了武功没能像他的祖辈宋武帝那样煊赫之外,文治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而且,听大臣们说过,和诚帝的武功并不是不行,而是乐游原之内战之后,天下再无敢跟大宋直接对抗的兵马。
要知道乐游原之战除了李家军这个主角外,另外一个反派淮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