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上天不可,就吼道“如此吵吵闹闹,你们是不是把朝堂当成菜市场了?”
李世民一吼,众人连忙跪下道“臣等有罪,还望皇上赎罪。”
李恪随着众人跪下,心里在想,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差别就在这里,大臣即使官职再大,你吼斥,大家只是不再言语而已,而皇帝一吼斥,众人就只有跪地请罪的份了。
但让他料想不到的是,就在大家跪地求饶的时候,李世民在高处观察到了他的表情,见他对此毫不在意,似乎心中早有定计,就问道“李恪,你觉得朕该用哪个年号?”
李恪被李世民一问,吓了一跳,忙道“此等大事,儿臣年小,不敢妄下定语。”
李世民听他说自己不敢随便说,就知道他心里有主意,便道“你且说来,用与不用朕自有决断。”
李恪心中后悔不已,他刚才只是想告诉李世民,我年纪小,还没有到决定这样大的事情的时候,不能随便说,你也不能随便就听我的。
只是,没想到李世民误会了他的意思。
李恪心里暗暗着急,他到底该怎么办呢?
李世民见李恪沉默不语,不由大声喊道“李恪,你没听见朕刚才的话吗?”
李恪被李世民这一喊,大惊之下脱口而出“贞观。”
李世民刚要对李恪的态度进行批评,忽听他喊出“贞观”二字,乍一听不觉什么,但细一琢磨,觉得“贞观”二字又很贴切。
这时封德彝启奏道“皇上,汉王殿下所说‘贞观’二字,臣认为甚好。
《易大传》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天地之理主于正;观以示人也。
两字表示天地之道,就是要告诉天下臣民皇上所行之事,顺应天意。”
封德彝博才多学,一番解释下来,头头是道。
李世民越听越觉得有道理,又问房玄龄道“房爱卿,你认为如何?”
房玄龄见李世民征求他的意见,这表示李世民心里已经认可,忙道“臣赞同汉王的殿下‘贞观’二字。”
李世民用目光扫视着下面众人,最后定格在杜如晦的身上,问道“爱卿,你认为呢?”
杜如晦也觉得这两个字有新意,很适合李世民这样雄才伟略、开创盛世的明君,就道“臣也赞同汉王殿下的‘贞观’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