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看着眼前破破烂烂的房屋,不由得眉头紧皱。
自唐末黄巢和朱温火烧长安以来,这座古城早已经破败不堪。靖康三年,女真人完颜撒离喝的又一次洗劫,刚刚恢复一点的长安城,又是瓦砾遍地、沦为荒丘。
“城内破败,地方狭窄。新的书院,按每年两千学生计算,每年的花费就在万贯左右,校舍估计也得两三万贯,再加上教师的费用,图书的费用,总共加起来,就得5万两贯左右。”
“陕西七府五洲,60余县,平均下来,即使每县三所低等学堂,两所初等学堂,也是三百余所,十多万的学生。每个学生身上即使只花二贯钱,也是20多万贯,如果包括校舍费用,最少也是30万贯以上。”
陕西各地,适合上学的适龄儿童,最少不下十余万,每年级时每个孩子只补助二贯钱,那也是二三十万贯,加上关中书院的扩建,每一年最少都得三四十万贯的开销。
将来还要建更多的高等学府,还要发展数学、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之类,这又是一笔巨大的费用。
“大家无须担心,按照这样的义务教育普及,将来一地一座学院是不够的,就比如这陕西,恐怕得有五六座,每年所需的银两恐怕得百万贯左右。”
他看着瞠目结舌的众人,笑道:“大家放心,此事宣抚司会一办到底。华夏几千年灿烂文明,没有听说过办教育能把国家办穷的!”
众人纷纷点头。教化乃国之根本,即便倾家荡产,也是理所当然。当然,不可能办学堂,就会办的亡国灭种。
忽然,人群鼓噪了起来,王松往前看去,原来是有位富商带着随从,推着几车的物品过来,引起众人的一片惊呼。
几人对视一眼,王伦叹息道:“看来相公的行政学院,就要建立起来了。”
郑途满面笑容,向人群打着招呼,走了上来。
“请问哪位是知府相公,小人郑途,渭州人氏,世代经商,最近才迁居到长安府,小人这厢有礼了。”
王伦站起来说道:“郑壮士,本官王伦,京兆府知府。今日多谢你捐款捐物,我代陕西的父老乡亲,多谢你了!”
“知府相公折煞小人!”
郑途慌忙上前见礼,他问道:“相公,请问捐款的榜单在哪里?可否给在下瞧瞧?”
王伦指着面前写满名字的纸张说道:“郑壮士,这是捐款的榜单,现在捐款最多的是南街的李有富员外,他捐的是一万贯。捐款捐物是量力而为,不过捐款多的名字会写在前面而已,没有互相攀比的必要。”
郑途心里松了一口气,幸亏带的银子不少,才没有出丑。
“相公,小人愿意捐款两万贯,另外米面一车,布匹600匹,是为垦荒的将士们所用。小人先带了一万贯过来,剩下的一万贯
,这就派人送过来!”
周围响起了一阵惊呼声,人人都是为此人的豪爽而惊叹不已,王伦也是吃了一惊。
600匹就是6万尺左右,这人光捐的布匹就将近千贯,在陕西这个界面上,算是财大气粗,出手阔绰了。
王松一笑,京兆府的富商不少,按照这个速度捐款下去,目前的教育花销应该是够了,明年的自己再想办法。
这个郑途倒是豪爽,做事果断,不计较蝇头小利,是个做大事的人,王松点点头,在卫士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郑壮士,多谢你对陕西父老的厚爱,王相公今日要亲笔题字,送你一幅草书,保佑你财源广进,福泽延绵!”
人群中响起一片惊呼声,郑途眉开眼笑,赶紧上前施礼。
王相公,恕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小人有生之年能见到相公,当真是三生有幸!”
“郑壮士,以后还望你多支持忠义军。天下百姓忘不了你,本官也忘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