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千秋瞅着那二两碎银,沿着男人的手一路往上,最终停留在男人英俊的脸孔上,一边怜惜地继续捧着案头菊,一边嫌弃地啧了一下嘴,道“你是在告诉我,你身上加起来就这二两碎银了?”
“嗯!”
男人嗯的时候,毫无窘迫之态,脸皮子都没红一下。
何千秋伸出手指着他的鼻子道“军饷呢,朝廷不应该月中的时候就发了吗,钱呢?”
“花完了!”男人说得理所当然。
何千秋只觉得胸口堵得愈发闷了,尖了嗓子嚎道“花完了,这才几天?那你的封邑呢?”
“也花完了!”
所谓封邑,就是皇帝对臣下的一种物质奖励。
封就是分封,邑就是城市,皇帝将自己国土中的一部分财政收入奖励给某一个人的意思,更简单一点说法就是皇帝允许自己的某一位臣子在某一片范围内自行剥削,朝廷是予以许可的。
自古以来封邑都是一种权贵的象征,一般受封邑的人多是皇帝的兄弟们或叔伯这类近亲,但是榆林王朝的封邑却不仅仅只针对皇室宗亲,也会用此犒赏那些对国家功劳很大的人。
被封邑的人可以在封邑范围内自由制定一些不违背朝廷利益的政策。
比如眼前这个男人,统领漠北十三州的大都督——綦湛。
榆林王朝的都督府一般置于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管十州以上的皆为大都督府,不满十州的称都督府,户满二万以上为中都督府,不满二万为下都督府。
大都督一般以亲王遥领,但本朝有特例,綦湛就不是宗室子弟,完全靠军功当上了大都督,因为他是个军事奇才。
大都督其实就是军事长官,故其僚属也以长史、别驾、司马为名,后来因为要管理的州实在太多了,又加了节度、观察、团练、防御等使。
与綦湛同来的两个男子不在此列,是漠北镇守大军里的千夫长,他的护卫,一个叫王进宝,一个叫陆招财。
此外,为了管理周边少数民族的事务,榆林王朝还设置了都护府,所谓都护,其意本为监察,但是漠北的大都护自从六年前被刺客所杀后一直空着,而这案子也成了无头公案,朝廷也迟迟没有派人接任,于是綦湛又兼了都护一职。
都护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罪过,总判府事,说白了就是第二把交椅,然后监督一下大都督有没有好好的保家卫国,当然大都督也是要监管大都护了,两者互相监督吧。
不知道是不是綦湛身兼二职干得太好了,朝廷很放心,这都护人手的派遣就没再提上过日程,可要从整个王朝利益看,从来没有都督和都护两者兼任的,毕竟都护是监察,都督是军事长官,这要是都督脑子一热干点叛国的事儿,监察便形同虚设,等东窗事发了朝廷收到消息早完了。
但是綦湛就这样干了六年,六年里他自己监督自己,不得不说朝廷的心挺大的,但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了榆林王朝的朝廷是有些乱的。
这六年,綦湛因为身兼两职没一天消停过,要不是身体底子好,谁赶上那都是要累死半条命的。
他倒好,不仅将漠北十三州管理的井井有条,头发还是那么多,一点没秃,可谓奇迹也。
可这其中的苦楚也只有他最清楚明白,总体归纳为——钱他妈的不够花。
为什么不够花呢?因为漠北十三州真的是太穷了,光是军饷就从来没够过,军饷不够就意味着边疆的士兵要饿肚子,他们一饿肚子还怎么打仗,软着两条腿当肉盾吗。
那就只能从綦湛的封邑里扒拉,但漠北十三州多是穷乡僻壤之地,好一点的譬如安州,德州,义州,因为生意人多,税收倒也加了码的,但杯水车薪啊,其他十州穷得只剩下黄土了,连想种个庄稼都难。
问朝廷加点军饷吧,打上去的折子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