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如今你既已受爵,便已是朝廷大臣,有什么说不得的。”
刘锡命本来还想再推辞推辞,但是眼见崇祯脸色变得不耐,他也不愿意就这么放过一个大好的露脸机会,当下便当机立断咬牙拱手。
“陛下要臣发言,臣不敢不说,依臣之见,天下之坏皆在于吏治崩坏,而吏治之关键便在于吏。”
“在于吏?”,崇祯有些好笑地看向刘锡命,“这是怎么个说法?”
刘锡命心中也有些尴尬,他总不能直说这天下之害一个就是你们老朱家,一个就是各级官僚吧。
真要这么说了,只怕他刘某人立刻便要成为满朝的眼中钉,那他还想不想在京城混了。
不过眼下这局面还需要他仔细应对,刘锡命索性硬着头皮强撑道:“正是,臣试为陛下解释。”
“天下之财无非农商而已,商税并非本朝正税,历年所收不多,此处便不多言。”
“至于农税,从农人手中将粮饷收至朝廷,其间必然要先经诸多小吏之手,陛下可知这帮污吏所用淋尖踢斛等手法,这便是他们贪腐的罪证。”
“更兼朝廷诸多应役之事全需经由吏员之手商办,如今吏员薪俸不过够一家艰难度日,这帮人经手朝廷如此多的钱权之事,如何能够管得住自己不在其中上下其手。”
崇祯顿时有些意动,这话说的似乎有些道理,这新安伯倒还是有些见识。
刘锡命赶紧趁热打铁继续讲道:“陛下试想,本朝官员皆为流官,一任不过数年,即便有贪腐之人,也不过祸害一时,然则吏员多由当地人充任且由劣绅把持,其所害者莫有大焉。”
“况且臣所言还有其他考虑,如今天下积弊甚重,要想去除积弊,必然需要改革,吏员不过横行乡里,倘有一能臣以一地试法,变革吏员制度,其所牵连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吏员在朝中没有根基,朝中阻力不会太大,如此往复便可使天下拨乱反正,倘若能将这些污吏所贪之钱尽充国库,则国家用事用兵再无虞也。”
刘锡命说完心中长吁一口气,这已经是他现在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正如他刚才所说,改革吏治不会触动宗室和官绅利益,是当下最有可能实施的改革。
当然,按照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刘锡命也不觉得崇祯真的有办法将这个改革推行下去。
不过这么一来,起码在崇祯听起来刘锡命所说的也不算一通废话。
至少他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意见,在一众只知满口道理的朝臣里面已经有些让崇祯眼前一亮了。
“爱卿这话说的有些道理,只是这其中具体的实施之法可有说法?”,崇祯兴趣大增地问道。
刘锡命嘴角微搐,你老人家还当真了啊。
改革吏治说起来好听,但是刘锡命已经说明白了,吏员是朝廷诸事的关键触手,你老人家把这些人全都换了是简单,但是到哪儿去找这么多懂得地方事务的人才来充作吏员呢。
如今这朝廷又不像刘家村一样一直在开展义务教育,有足够多的庶务人才。
虽说朝廷养士数百年,读书人少说也有百万,但是这帮人可不会愿意去当个吏员。
“呃,陛下,臣毕竟不太熟悉朝政,如此大事陛下是否应该和阁老等人商议啊?”
刘锡命委婉拒绝道。
崇祯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家伙,想来是不肯说实话。不过看在你敢建言的份上,朕便绕你一马,今科乡试你可有想法?”
这事我有把握。
刘锡命心中一个机灵,立马陪笑道:“臣是读书人,自然志在科举,今科乡试臣必定全力以赴。”
崇祯慢慢踱步走回御案,满脸都是笑容,“那就好,正是考虑到你还要参加科举,朕才没有直接授官,你可不要枉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