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的工作虽然越来越多,但因为又谢秘书的精心帮助,郑东反而越来越轻松。
因为每件事,谢瑜都会对其进行归类,然后只需要让郑东做一些决定性的事情就行了,再加上谢瑜在抄书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初等数学和中学数学的知识,对于洛神集团旗下的一些财务问题,谢瑜还是游刃有余的。
顶多就是一些技术问题,需要郑东亲自去处理,其他的时间,郑东就一心投入到教科书的编写之中了。
另外,有了钱,郑东就要干实事儿了。
通过升任冬官侍郎的叔父狄仁杰,郑东雇下了一批已经快要退休的老工匠,他们都是炼铁的好手,郑东也没打算让他们亲自上手,而是雇佣了一些身强体壮的流民,作为他们的徒弟来做事。
郑东要做的,就是改进目前由南北朝传下来的灌钢法炼铁方式。
为此,郑东不得不进行了多次实验,最终,决定使用高炉炼铁,仿照后世的转炉炼铁法,虽然没有能力对空气进行压缩,但郑东想到了另一种解决方法。
利用精铁打造一个漏斗状的器物,细的一头插在高炉的侧壁上,另一头接上木制的鼓风机,在炼铁过程中需要吹入空气时,就可以让人轮流来摇动鼓风机,以使生铁中的碳、硅、锰等杂志迅速氧化,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
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可以剩下不少的煤。铁、硅、锰等杂志氧化生成炉渣,磷也随后发生氧化并进一步生成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再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钙和硫化钙,一起成为炉渣,这样就能清楚的知道钢有没有炼成了。
经过三个多月的尝试和改进,郑东和这些工匠们终于炼成了完整的一炉钢,这已经是极其惊人的速度了,要知道,这种方法最早出现与十九世纪的欧洲,是几百年的努力才得来的结果。
郑东庆幸自己拥有穿越者的远见卓识,能够给现在的大唐与世界其他国家拉开代差,只要能永远的保持着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上的代差,那大唐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而这时,郑东交给牛二河的玉米地,也已经结了一穗穗的果实。
这些天里,郑东不能每天都去玉米田视察,平时田里的工作,都有牛二河一个人完成。
虽然郑东告诉牛二河可以带上儿子一起来,但牛二河坚决拒绝了,“俺家那娃子,笨手笨脚的,侍弄个糜子都不行,更别说爵爷这玉米了,还是俺自个儿亲自做才放心。”
看着那些长的比自己还高的玉米秆,郑东喜不自胜,他现在可以确定以及肯定的说,蓝皮书交给自己的这些种子,就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每一株玉米秆上,都一左一右的斜插着两根玉米棒子,有的甚至结了三穗,但也没见它们比其他的长的小。
视察一番之后,郑东走到最前面一排的五株玉米那里,伸手就掰下了一穗来,递给了身后的牛二河。
牛二河捧着玉米,一脸的不舍,“爵爷,您这是干什么啊?”
“咋了?这玉米到了可以吃的时候,不就是要掰下来吃的嘛?”
“可是俺觉得这玉米还能在长些日子。”牛二河的眼睛里已经闪着泪花,看来他确实对这一小块地倾注了满满的感情。
郑东笑着宽慰道,“这有啥好舍不得的,庄稼熟了不久该给人吃的嘛。再说了,我当初答应了,这玉米成熟之后,第一穗就赏给你了,我总不能食言自肥吧?”
牛二河有些哽咽,半晌也没说出一句话。
郑东有些看不下去了,“行啦,这次我就只能先给你一穗,等再过段时间留种的时候,我再给你些,明年你自己也种点。”
“多谢爵爷。”牛二河这才擦干眼泪,紧紧地抱着那根玉米,仿佛在抱自己刚出生的儿子一样。
郑东又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