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是一种“机会主义”捕猎者。
它们往往表现的贪婪且凶残,会尝试攻击任何出现在它们视野内的猎物。
这也难怪,虎的食性广泛,吃饭不怎么讲究。
为了应对各种细菌它们衍化出了强大的消化能力,和特化的针对肉类的高浓度胃酸。
它们的肠道较直且长度较短,因此常常饿肚子,所以造就了它们“贪婪”的天性。
虎会尝试猎杀任何一只列入它们食谱内,出现在它们视野内的动物。
因为机会难得,野外环境恶劣,没有人会给它们投喂食物,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吃一顿饱餐,便能挨过一周的饥饿。
凶狠贪婪的同时虎又极为小心谨慎,正因如此,它们才不会贸然对不熟悉的动物发起攻势。
《黔之驴》一文完美的体现了虎的谨慎。
虎的攻击,往往是在多次观察试探后展开的。
残忍、贪婪、谨慎、温情,这些看似矛盾的品质糅合成了虎这种极具野性魅力的动物。
北极星就是一头集四种品质于一身的雌虎,此刻的它,正穿行在沙尘中,向那条小溪下游前进。
这里距离山腰的洞穴并不遥远,北极星不敢离开幼崽太久,时间越长,意外发生的几率越高。
它单身的时候,跨越几座山头,游过河流去觅食也是常有的事。
现在有了孩子,三只虎崽就像船锚一样将它牢牢拴在附近,不敢离开太远,唯恐幼小的它们被险恶的风浪掀翻。
所幸洞穴附近有这样一个绝佳的捕猎地点。
小溪发自高山,应该是融化的积雪聚集在一起,形成源头,拧成一条细细的丝带。
从山巅奔涌下来,润泽干旱的土地,滋养活跃在高海拔地区的动物。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源的地方,就有活跃的生灵。
有生灵的地方,就可以供养肉食者,小溪的两岸,少不了食草动物饮水,北极星打的就是它们的主意。
肆虐的沙尘暴阻碍了视线,混淆在空气中的尘土扰乱嗅觉。
白昼之下的山峰并不显明亮,飞沙抹过,一片昏黄。
往日清澈的小溪水面上,蒙上了一层黄褐色的尘土,有些浑浊。
这种恶劣的天气不但能阻碍掠食者的猎杀,也能瓦解食草动物的警惕心,尤其是在白天。
大多数掠食者都出没于黄昏和夜晚。
暮色可以掩护它们的身姿,增加食草动物观察环境的难度,减少猎物发现它们的概率,有助于它们觅食。
而白天,光线清晰,视野开阔,掠食者的动向往往在极远处就被发现,捕猎的成功率会大大降低。
千万年积累下来的,篆刻在基因里的经验教会了食草者如何生存,如何繁衍,然而有时候,这种经验也会害了它们。
这头搅乱了溪水,试图制造一个烂泥坑供自己打滚的野猪便为其所害。
这是一头半大雄性野猪,还未成年,披着一身乌黑的刚毛,凸出的脊背上分布稀疏的针毛,此刻已经沾上了不少泥点子。
它浑然不顾,挥舞着短短的蹄子仍在刨动泥土。
此处已经接近林地,夏季的暑气迫使这头年轻的野猪寻找水源避暑,制造烂泥堆是它们与生俱来的天赋。
寻到适宜地点的野猪很是兴奋,一边搅和着泥土和浑浊的溪水一边发出得意的哼哼声。
野猪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在密林中寻一处树叶堆或者隐蔽温暖的地方休息,尤其是黄昏时分,它们往往在那个时间段开始觅食。
正因作息时间与顶级掠食者东北虎高度重叠,它们不可避免的被列入了东北虎的菜单,成为了东北虎食谱上仅次于马鹿的优质粮草。
当然,生活在残酷的西伯利亚地区,野猪也不是善于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