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把主要产能立刻集中到ISU203上来?可,可这还是没有通过定型验收的试验性装备啊,元帅同志。虽然这款装备是我主导设计的,我也很希望它确实能转入量产为祖国效力,可是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大合适?”
朱可夫亲自打来的电话,着实给正忙着搞IS7产能爬坡工作的沙什穆林这边,直球打了个措手不及。
以至于作为装备总师的沙什穆林自己,都觉得这种比马拉申科参与进来的装备设计定型到量产,还要更快的“特事特办”,已经大大超出了自己已有的常理认知,导致手握着话筒的沙什穆林愣是想不明白这到底咋回事。
“但是祖国现在就需要这款装备,立刻就需要!而且,这也是斯大林同志所希望看到的。”
“.”
电话那头的朱可夫把慈父同志抬出来往这儿一摆,电话这头的沙什穆林不说话了,或者说已经不知道该说啥了。
唯有朱可夫那头的话语仍在悄然继续。
“阅兵的相关事宜相信你也有所耳闻了,斯大林同志希望在莫斯科和柏林的两场阅兵式上,都能够看到有足够数量的ISU203通场接受检阅。”
“况且这款装备也经受住了实战考验不是吗?马拉申科提交的实战报告里,并没有提及它有某些重大缺陷和不合理之处。基于IS7的既有成熟平台和设计,赋予了其足够高的可靠性,仅有一些细微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这是马拉申科报告里的原话,你那里应该也有和我手里的这份报告相同的文件。”
“.”
命令很直接、意思很明显,话已至此确实也知道自己接下来,该说什么、做什么的沙什穆林想了想,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这才手握着话筒再次开口。
“需要多少辆?能给我多少时间?元帅同志。”
两个最关键的问题被脱口而出,电话那头朱可夫报以的回答也是同样干脆。
“总数确保36辆,至少要能武装两个装备方队,先后运往莫斯科和柏林均分,交付给马拉申科接装,时间的话.”
电话那头的朱可夫有所沉吟,而这对电话这头的沙什穆林而言,却好像时间凝固一般堪比度日如年、心跳加速。
“一周之内完成首批18辆交付,再过一周完成第二批18辆,能完成吗?”
沙什穆林闻言咬了咬牙,虽有些难以开口,但军工研发生产不是随便吹牛的天花乱坠,身为总师而对自己的项目负责,是基本且必须的职业操守。
该说的话,自己一定得遵循科学规律和客观事实去如实说清,而不是不负责任地随便拍胸脯保证。
“第二批次可以确保一周时间交付,但是首批的生产线搭建和准备工作需要额外的时间,元帅同志,请给我再加三天,十天内可以完成。”
“.”
电话那头的朱可夫不置可否,好几秒钟时间都没再传来任何回话,这让本就神情紧张、集中精神的沙什穆林更加感到额头冒汗。
直到仿佛过了几个小时一般的差不多十秒过后,朱可夫那边故作沉吟的话音再一次悄然响起。
“两天可以吗?我想多给马拉申科那边一些磨合装备和训练彩排的时间。”
不是命令,而是一种商量的口气。
哪些事能强行为之、哪些事万万不能这么做,朱可夫心里有分寸。
任何人不对装备负责的结果,就是装备会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反手把你狠狠坑一把。
不论那是在战场上亦或是在阅兵场上,道理都是一样的。
听到朱可夫那边提到了马拉申科,这个对自己而言同样有着相当程度特殊意义的名字。
思索再三的沙什穆林正如方才的朱可夫那般,足足十好几秒都没开口答复。
理解这是为什么的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