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我大辽幅员辽阔,与海岸相连,老夫又怎没有见过大海?”辽吏冷哼道。
李贤的目光一凝,脱口而出的语言,犹如一根针般刺痛着殿内所有人的耳朵“大海之广阔,我相信殿内诸位绝没有李某明白,大海之探索,辽国也绝无我大宋探究之收入。当贵国还局限对我宋地的窥觎时,我大宋人的视线已经不单单放在陆地之上,更放在了广阔的海洋之上……
大海足够广,世界也足够大,容得下大宋和辽国。
李某之所以如此解释,非是为了显摆,而是在诉说一个事实,也是诚挚的希望互为邻邦的宋辽两国能够和平相处,勿要以小人之见度君子之腹,更勿要在背后使一些小手段。”
局面有些冷清,但很快有辽臣出来打圆场。
辽国皇宫内的这场短暂交锋,只是序章,于宫内吃了午宴,等之到了皇宫之外,望向那筑起的高台,李贤知道这才是使辽的另一个无形之重剑,只有接的住了,他这次的任务才算圆满完成。
“开始吧!”
朝着旁边另两个宋吏信心十足的说道了一句,李贤当先走了上去。
两排座椅互相面对,辽国选出的三人早已站于一旁,双方互相致意后坐下。
而于周围,除了辽国中京无数的吃瓜群众外,还有参与过了中午的辽国之宴的辽吏,就连辽国皇太后和那年幼的皇帝,也在远处的帷幔之内观看。
第一个争辩问题,事关两国交际,是为宋北伐之战,是否为正义之战。
辽国这边的辩论人,给出辽宋签署的《澶渊之盟》,言明大宋背信弃义。
这种难度的辩论问题,根本不需要李贤下场,旁边那随他而来的宋吏赵晨,就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说起,幽州包括整个辽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中原之国,辽国乃真正的“窃贼”。如此不算,又细数上百件辽国自《澶渊之盟》签署后,辽国率先打破盟约的事件。
“大宋乃礼仪之邦,为了两国和平和两国百姓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康生活,一直隐而未发。但贵国之将士,于一月之内,数次袭扰划分好的边境,并公然挑衅,我大宋百姓忍无可忍,才有了此番同仇敌忾的收复故土之行为,又何来不义之说?
且尔等的不义,不过是强词夺理罢了,无外乎掩耳盗铃!”
第一个辩题没有让大宋使臣丢脸,前来参与辩论的辽人却有些丢脸,尤其耳畔边不是的传来,围观的辽人百姓吐出的“滚下去”的词语,让他们士气大为衰落。
从大义上没有挫败宋使的锐气,反而让对方士气大振。
按照规矩,由辽人发问后,当由宋人提出覆盖在大框架的问题。
但出乎意料的是,李贤直接向四周宣布道“我此番来此是客,客随主便,我等的辩论时间规定在一个时辰,即日落之前,那后面的具体问题,便由阁下几位来决定吧!”
李贤这豪迈大气的决定,配合着他那俊朗的面孔,顿时在中京的百姓中,赢得了一片的叫好声,就连不少对宋人有所敌意的辽人,于此时的态度也有些所改变。
而生活在中京的诸多汉人,此时竟也莫名的有些自豪。中原王朝历史文化悠久,相比于建国不过一百年的辽国契丹人,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在见识了大宋,即故土的强盛之后,再经过这么一次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中京之辩,于许多汉人的心中开始萌生了一些特殊的种子……
辩论的高台之上,在几个辽人窃窃私语,定下的第二个辩题,是为两国的军事实力。
大宋使团这边出手的是个叫严或的男子,此人恰在枢密院担任过职务,对辽事宜更是精通。
于此辩论下,双方持平。
眼看这日落将至,距离李贤说的一个时辰,还有两刻钟的时间。
辽国这边终于是抛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