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赵恒训子(1 / 2)

辅宋 柯不贰 2291 字 2021-04-06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皇帝赵恒细细品味这三句话,只觉有无穷的魅力。

像这般话语,又哪里是他这个平日有些偷懒的皇儿能说出口的?

赵官家脸上带着捉摸不透的笑容,稍一扫面前微微侧头的六子赵受益,目光似乎早就看穿了一切。

“这句话是李贤说的吧?不过你能记住它很不错,更重要的是要明白它的意思!

世人常说以史为鉴,朕少年时,像你这般大的时候,于史也是最为爱好。

升王,朕再问你一句,单是和黄帝联系起来的太祖事迹,你可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可能是坐着太久的原因,赵恒的胸中隐有不适,但想着难得有机会教育一下,他心中已然钦定的接班人,还是硬生生的把胸口的不适忍下,只是微微咳嗽了两声。

坐于身畔的刘皇后,满脸担忧,正打算说些什么,却见赵恒默默的摆了摆手。

刘皇后只能在心中叹口气,世人皆知赵官家时常将把奏书搬来后宫之内,让之批阅,更是从旁指点,或以为他刘娥有“武后”之谋。殊不知,是赵官家的身体越加虚弱,连带着大宋最好的医工也无能为力,只得小心调养。

于是乎,常人便能看到大宋皇帝修建的宫观越加的多,其实只不过是在无助之时,把这种续命之法,寄托给上帝而已,亦希望能感动上帝,让之能多活一段时间。

另一方面,赵官家让之参政,也是担心身体的原因,突然不在,好有人能辅助年少的六皇子。

大宋开国以来,皇帝和朝臣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而皇帝最重要的便是把握住朝廷的平衡。显然,年少的儿子赵受益经验不足,很难把握,这等重任,自然要落到宫里的另一个贵人身上。

皇权和朝臣的权力斗争之中,赵恒不会认输,他更希望自己的儿子也不会认输。

例如今日的吕夷简辞去副枢相之职,有降有升,何尝不是皇帝赵恒的另一手平衡之道。这种平衡之道,更重要的是为了他的儿子打下根基,也是为自己的儿子积攒未来的恩情人脉。

赵受益不晓得面前的父皇为之给予厚望,甚至在今夜听得他能将《史记》和大宋联系起来,亦有了欣慰之感。但心中还是忍不住念叨道父皇果然长了一双火眼金睛,什么事都瞒不过。

他不由自主地抬头,看向父皇面前的那盏烛灯,然后试探道“太祖皇帝创业艰难,我们应该学习太祖皇帝身上的优秀品质,比如刻苦努力,还有志存高远……”

赵受益努力的把内侍于之讲述过的太祖美德阐述出来。

赵恒点了点头,鼓励的问道“还有呢?”

又是这个问题,还有?

赵受益知道这些答案不准确,父皇显然不是想听这个,他的目光随着烛火下垂,接着又抬起头来“太祖皇帝打下了浩大的大宋天下,及至父皇,重新收复河西,开辟海外,扬威于四海之下,我大宋威势让万邦臣服,说明我们后世者的努力更为重要。”

赵恒站了起来,沿着光滑的地面前行,到儿子赵受益的面前,显然没有自己儿子的这个马匹拍中,他的眼睛望向窗外的繁星,又直视儿子赵受益的眼睛,沉默后道“在朕看来,无论是黄帝,还是太祖皇帝,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勤政。

先帝在时,曾于朕言之‘太祖以勤劳定天下,凡军国机务、边防制置,咸得之矣。但遵守旧规,不得辄易。’

朕继位之处,遵循先帝之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才有当下的太平盛世,当下的大宋繁华。

升王,朕且问你一句,于之过往的数年,你可真正做到了勤奋?

于之过后的数十年,若无朕和你母后的监督,你能否做到真正的勤劳?

而非表面的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