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2 / 2)

点在后半节抽象的象征化描写,这首诗被选入课文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百折不挠,终将成功’的道理。可我,偏偏就只记住了那种失望或是绝望的心情。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黄土高原,爬过一座又一座山,但却从未见过海的经历,与诗中的描述更吻合吧?”

“我想说的,是关于远方的幻灭,——山的那边对我来说就是远方,想象中的远方,有美丽的海,可当我真爬上山顶到达了远方,却无法看到梦想中的大海,那个关于远方的梦,也就此幻灭了。”

“所谓远方,只有在它是远方的时候,才有其吸引力和期待值,当你把远方踩在脚下,远方就成了当下,也就此失去了它所代表的理想意义。既然远方只存在于想象,是人们思想上的乌托邦,是不可能真正到达的,所以我们在向往远方时是幸福的,而在到达远方之时却是失望的。对远方的向往和真正到达了远方,其实是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既然远方不可到达,那我们的向往是否就失去了意义呢?”

“我们是不是该窝在家里,活在当下?”

“显然不是的。”

“毕竟,对远方的追求一直是激励人们不断向前的动力,就连鲁大师都曾以‘无穷的远方’,作为自己生存的力量源泉。”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人生的两大目标,却被现代人篡改成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和行路同等重要,为什么非要分个高下呢?没有相当素养的人,阅历是转化不成知识的,也终将无法积累为人生财富。有些人周游了列国,依旧言语粗俗见识鄙陋,有些人一辈子都没离开家,却也懂得为人谦逊、运筹帷幄。”

“实际上,我心中也有一个远方,我甚至轻易就能到达,但我至今都不舍得去,或者说是,不敢去!我怕到了这个地方之后,我会失望。”

“所以,如果你的心里也有一块净土,留着,别轻易将其踩在脚下。”

“……”